首页 >> 偏方秘方

改智能穿戴创业20时代创业公司何去何从

偏方秘方  2020年09月05日  浏览:4 次

智能穿戴创业2.0时代 创业公司何去何从?

上周,智能硬件领域爆出重磅消息可穿戴设备知名厂商Misfit被收中国移动于2013年8月首次推出了自有品牌M701、M601购,收购方是全球第三大腕3654表集团Fossil。

这家成立于2011年的公司,曾是自我量化运动里的明星公司,最终以2.6亿美元的价格被收购。

也许,这正是一个结束,智能穿戴创业1.0时代的初创公司命运基本尘埃落定;也许,这正是一个新开始,智能穿戴2.0时代的开始。

智能穿戴创业1.0

第一代智能穿戴初创公司兴起,源自自我量化(Quantified Self)运动,受惠于iPhone等设备支持蓝牙4.0协议。

在自我量化的概念提出者凯文凯利(Kevin Kelly)看来,随着传感器廉价化、移动化,随时随地量化及记录自我数据甚至环境数据将成为常态。

2011年,苹果推出支持蓝牙4.0的iPhone4s,量化数据不再是Nike的专属(Nike+)。智能硬件创业公司如雨后春笋般涌现,智能硬件也成为了Apple Store里的新品类。

今天我们耳熟能详的那些新硬件公司,比如Misfit、Pebble、Fitbit、Jawbone UP等,都是这一时期初创公司的最典型代表。

这些公司多在2011年前后成立,2012年前后推出自己的第一代产品。在智能创新乏力时,他们给业界带来了新的机会和希望。这一批公司,就如同年的移动互联创业公司一样

,迅速成为了这几年内的明星公司。

智能穿戴创业1.0谢幕

2012年,在可穿戴设备元年 的热潮里,一家叫Zeo的公司关门,并没有引起过多的波澜。几年之后,Zeo遇到的问题产品亮点不足,品牌知名度弱,竞争挤压,商业模式未探索成功等问题,都在智能穿戴1.0时代的公司身上重演。

与Zeo类似,智能穿戴1.0的创业公司,瞄准的都是大众用户,他们注重生活品质,有一定经济收入,追求健康生活,自我约束力强,愿意为未来的健康买单;推出的产品强调设计感,早期价格均在100美元以上;产品多通过蓝牙或者WIFI协议,与相连,云端记录健康数据,并规划在未来提供健康指导及其他服务。

普适性的产品特点,工具性的产品属性,他们的命运最终也如同年的移动互联创业公司一样。

12下一页>

开汽车锁
肾病内科
宝宝老是消化不良怎么办
友情链接
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