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儒道思想看中医养生文化
中药方剂 2019年07月26日 浏览:5 次
摘要:当今人们在解决了温饱之后,最关注的是健康与养生。你或走进书店,或打开电视,或与人交谈,各种各样的养生知识扑面而来。由此可见,人们对养生的重视程度。 从儒道思想看中医养生文化
寻根溯源,中医养生文化是中医药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来自中国古代哲学思想。作为 群经之首 的《周易》,是儒道两家思想的重要载体,成为中国传统文化的源头。它在构筑灿烂的华夏文明的同时,也影响了中医、中国人与中国社会。 目前,这股传统养生旋风的掀起,说明儒道智慧不仅符合现代社会人的生命之所需,且在科学养生方面更具有深刻的指导意义。 天人合一 催生整体观念 现在,我们说得最多的词是 和谐 ,这正是《周易》的核心思想。它把自然和社会看作一个整体,提出 天人合一 思想以及天地人之道,即 立天之道,曰阴与阳,立地之道,曰柔与刚,立人之道,曰仁与义 。以天道推知人事,从自然发展中认识自然,了解自然,效法自然,并寻求建设和谐社会的方法和技术。 基于这种和谐思想,中医提出了 天人相应 的整体观念。作为中医养生文化开山之作的《黄帝内经》认为,人是大自然的产物,应该与自然、与万物同生共存,和平共处。人遵循自然界变化的内在规律,进行饮食起居、工作运动,并随着四时气候、地理环境以及社会环境的改变而进行调整。那么,顺其自然、融入自然,可以少生疾病、延缓衰老、益寿延年;违背自然、破坏自然,必将受到自然的制约,将会引起疾病,损害机体。 中医的经络养生,把人的脏腑经络在12个时辰中的兴衰联系起来看,环环相扣,十分有序; 春夏养阳,秋冬养阴 的中医时节养生以及中医饮食养生和中医情志养生,也是儒道思想的延伸和发展,体现了中医养生的整体调节优势。如孩子脾胃弱,不能多吃冰淇淋,老人肠胃功能差,晚上应该多喝粥。按此自然规律养生,同时,注意 虚邪贼风,避之有时 ,也就 精神内守,病安从来? 有了病,中医不是主张 头痛医头,脚痛医脚 ,而是注重从整体上进行调理。用针灸、、贴敷、等非疗法,以及天然药物养心神,补气血,调脾胃,使五脏六腑处在和谐、顺畅、平衡之中,病的症状自然而然就缓解了,消失了。 化干戈为玉帛 。中医提出的与病毒共存、与肿瘤共舞等观点,不仅提高了人的生活质量,延长了生命,也从另一个角度说明顺应自然、注重整体和谐的重要性。 阴阳学说 孕育辨证论治 一阴一阳谓之道 。《周易》不仅把宇宙、社会、人类看作一个整体,而且是阴阳规律支配的一个系统。这两两相对的事物,行为必然相反,会出现摩擦、矛盾、冲突、对抗等状况。同时,阴阳有相互消长、互根、转化、对立的特点,不同的方法,会向不同的方面转化、发展、变化。人类可根据这个规律去认识世界,改造世界。 阴阳是《黄帝内经》的基本学说之一,认为自然界有阴阳,人本身也有阴阳。 有知道者,发于阴阳 。人之所以生这样或那样的疾病,是因为体内阴阳失衡所造成的。解决此类问题,辨证论治是其治疗大法。 中医治病是 察色按脉,先别阴阳。 因人、因时、因地、因病不同而分别采取不同方法进行诊治、调摄,如六经辨证、八纲辨证、三焦辨证等,目的是使阴阳适中、适度、处于不偏不倚的平衡状态,才能 阴平阳秘,精神乃治 。否则, 阴阳离决,精气乃绝。 养生也同样。根据每个人的不同情况,加境、、年龄、性别、体质等差异,给予 审因施养 、 辨体施养 和 辨证施食 。 我们只要懂得这个道理,就可以寻求适合自己的养生方法和保健方法。比如说,脾胃虚寒之人,应多食性味辛辣的葱、姜、蒜、胡椒等;脾胃虚弱之人,应多食红枣、山药、扁豆、芡实、莲子肉等;胃热素盛之人,宜食梨、藕、蜂蜜、甘蔗等;气机阻滞之人,吃些萝卜、佛手、金橘等。选择可食之物是如此,选择运动以及其他养生之道,也是如此。 以人为本 引出 治未病 思想 道家思想对中国文化最大的贡献是突出生命的价值,由此提出 以人为本 、 贵生重养 的观点,说明既要重视肉体生命,也要重视精神生命。世界卫生组织提出,健康不仅是没有疾病和病痛,而且是躯体上、精神上和社会上处于完好状态的定义,与其不谋而合。 道家以和、以啬、保精、爱气、守神等养生主张,追求精神生活的养生之道直接影响了中医。《黄帝内经》提出 不治已病,治未病 的观点,既是对 以人为本 的诠释,也突出了中医对生命的关爱情结。 未病先防、未雨绸缪 未病先防 , 未雨绸缪 。从生理层面看,防患于未然的养生理念已深入民心。春节前家家户户扫房子,春天开窗通气,端午插艾叶,重阳登高以及对葱姜蒜、醋酒茶等的运用等,足以说明人们在饮食、卫生防疫、锻炼等多方面的重视程度。病后对补养、锻炼、劳动量的限制、饮食禁忌等,强调既病防变、愈后慎保养,防复发,也是中医康复养生的见证。 在一切的养生之道中,心理健康是最为重要的。 仁者多寿 的儒家思想,就是要求 外无贪,内虚静,心和平而不失中正,取天地之美而养身 。道家则以 淡然无为 和 恬淡虚无 达到修身养性保存生命。 中医认为, 心为君主之官 、 心主神明 ,说明心主宰全身,心理健康有利于人体各生理机能的健康。这其中, 贪婪是人生大敌,心理平衡是长寿秘诀 告诫人们年轻时不要相互争斗,中年时不要感情用事,老年时不要贪财,平时重视思想修养及精神调摄,使自己的精神面貌经常处在乐观、安静、平和之中,才能减少疾病,延年益寿。
舒肝理气,散郁调经。用于肝气不舒的两胁疼痛,胸腹胀闷,月经不调,头痛目眩,心烦意乱,口苦咽干,以及肝郁气滞所致的面部黧黑斑(黄褐斑)。
生物谷灯盏花素片服用多久
云南省特色植物药都有啥
女性小便有异味吃什么药
小儿食积发热特点
新生儿母乳性黄疸什么症状
怎样治疗小儿积食发热
吉林治男科最好的专科医院西宁治疗妇科好的专科
海南治疗癫痫

-
国土资源部小产权房转正系理解偏差
2020-08-11
-
东道主阿联酋在小组赛第二场比赛中以27∶138败下阵来
2020-07-02
-
黑白胡椒功用不同
2019-07-16
-
胆木的功效与作用
2019-07-15
-
秋后三个部位需要保暖
2019-07-12
-
天麻种子用菌液浸种如何播种
2019-07-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