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上有关切脉的趣闻
中药方剂 2019年08月27日 浏览:3 次
历史上有关切脉的趣闻
切脉,是中医医生诊察疾病的重要手段,经验丰富的中医大夫,通过按三指,常能准确地判断患者疾病的部位和性质。历史上有关切脉的趣闻甚多。相传,的春秋战国时代,晋国上卿赵简子有一次病倒,昏迷不醒,众人皆认为他死去。当时的名医扁鹊从赵简子的手腕部按及还有微弱的脉跳,断言未亡。经他精心调治一周,终使赵起死回生。又一次,扁鹊路过虢国,见举国上下正忙于祭祀。询问之后方知原来是虢国太子已断气半日。扁鹊急上前察看,经摸脉搏、按体温,断定太子属假死。当即与弟子用针刺、热熨之法抢救。待虢太子醒来后,再以汤药精心调治二旬告愈。故后人普遍认为扁鹊是发明切脉察病术之鼻祖。中医的切脉术可谓博大精深,且颇灵验。但把它吹捧得玄之又玄,则莫过于历史上宫廷医官为皇亲国戚的夫人千金们看病时的牵线切脉了。据传,清代慈禧太后有一次患顽疾,一位陈姓御医隔着帷帐在红绿丝线上切脉后开了三贴药方。太后服后,药到病除,特赐予他妙手回春金匾一块。陈御医晚年隐居后才敢透露当年的内幕。当他获悉将召自己为慈禧看病的消息后,急忙变卖家产,重金贿赂太后身边的内侍、宫女,得知太后之病乃贪嗜螺肉所致食积顽症。后心中有数地开出消食健脾的处方,终使老佛爷药到病除,化验为夷。其实,中医诊察断病,素来须望、闻、问、切四诊合参,才能准确地辨证施治,并不单单推崇切脉。至于中医切脉的专著,当推晋代王叔和的《脉经》和明代李时珍的《濒湖脉学》最驰誉中外。
宝宝健脾胃的食物宝宝不消化胀气怎么办
宝宝脾虚的表现

- 上一篇: 葱拌笋丝的做法
- 下一篇 葡萄酒保健功效大四类人群需忌口
相关文章
-
国土资源部小产权房转正系理解偏差
2020-08-11
-
东道主阿联酋在小组赛第二场比赛中以27∶138败下阵来
2020-07-02
-
黑白胡椒功用不同
2019-07-16
-
胆木的功效与作用
2019-07-15
-
秋后三个部位需要保暖
2019-07-12
-
天麻种子用菌液浸种如何播种
2019-07-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