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中药方剂

对贩卖教育焦虑的自媒体早该严管计划

中药方剂  2022年01月10日  浏览:2 次

最近有坊间传闻,称教育部门出台新政策,对2019年小学入学年龄有新调整,入学年龄可以放宽至当年12月 1日前。据《南方都市报》报道,广东省教育厅表示,并没有对小学入学年龄提出新的要求。目前,广东省仍沿用以往的政策,小学一年级招生的对象为当年8月 1日年满六周岁的适龄儿童。

入学年龄放宽到12月 1日的假消息,来自何处?自媒体。正所谓 造谣的动动嘴,辟谣的跑断腿 ,这一假消息不仅让职能部门疲于回应,更在舆论场中掀起波澜,引得无数家长焦虑不已。幸亏辟谣来得不晚,假消息迅速被瓦解。

但是,揆诸络空间,类似贩卖教育焦虑的自媒体不胜枚举。煞有介事,信誓旦旦,一副言之凿凿的派头,但事后证明是虚假消息,是无良自媒体对相关政策的歪曲解读,断章取义,哗众取宠。

如果说这些胡乱解读不难纠偏,而一些更显 高明 的焦虑营销则抵达人心,让人深信不疑。比如有的自媒体大肆鼓吹 不能输在起跑线上 ,于是在学区房上做文章,在培训班上造声势。此外,诸如 月薪三万,还是撑不起孩子的一个暑假 5岁牛娃简历震惊友 更是让广大家长慌了神,简直坐卧不安,忧心忡忡。

可以说,某些自媒体为了流量已经无所不用其极了。在畸形利益支配下,一些自媒体为追逐流量而一再突破底线。除了流量,它们经常还有着更直接的利益诉求。比如,通过制造焦虑乃至编造出假消息来卖房,从中渔利。教育焦虑为何愈演愈烈?谁在靠吹大焦虑 泡泡 敛财?新华社调查发现,确有推手。一大佐证是,一些在络上和朋友圈里被炒得火热、看起来出自资深教育人士的文章,背后的写手却是房产中介机构。

对这些不讲规矩、缺乏底线的自媒体,不存在该不该管,而是该探讨如何管?数月前,上海市互联信息办公室依法关闭了 上海初高中讯息 魔都升学爆料 等14个教育类公众号,原因是,这些公众号 曲解政策、主观臆断、强化排名、助长焦虑、软文盛行等 。比如,《竞赛或将回归?教育部官方发布竞赛管理办法,9月起可接受竞赛申请》一文,曲解政策意图、给受众传递错误信号,实际上教育部门发布竞赛管理办法的主旨是规范,而不是所谓 回归 。

应该承认,关闭此类公众号,大快人心。问题是,仅仅关闭就可了事?对相关人可否加大处罚力度?两年多前,上海公安部门刑拘多名房产中介人员,究其因,这些人员为提升个人房产销售业绩,故意在络上编造、传播 9月起本市将实行购房信贷新政 的谣言,造成本市房地产市场不稳定。以之对照,对那些编造虚假教育信息的人,是不是也应该依法处理?

惩罚不是目的,只是手段,最重要的是戳破那些造假者的画皮。有业内人士坦言,那些活跃在所谓教育自媒体中的鸡血文章,大多强调两个 家 ,一是 别人家的孩子 ,二是 伪专家 。对此,我们的家长是不是该擦亮眼睛,多一些辨别是非的能力?我们的监管部门是不是应该揭穿伪专家的虚假面具,将其真相示人?

充分考虑到工作中可能遇到的问题和难点。要增强紧迫感 有监管部门明确指出,教育自媒体运营者必须担起社会,遵循教育规律和孩子成长规律。其实,这是所有自媒体运营者所应坚守的价值底线,无敬畏必出事,靠炮制焦虑大发横财是不道德的,也是涉嫌违法的。通过综合治理,让贩卖教育焦虑的自媒体焦虑起来、恐慌起来,真正遵纪守法,刻不容缓。毕竟,若不正本清源,消除乱象,最被坑的就是学生和家长,对教育发展也贻害甚巨。(王石川)

虫草怎么吃效果最好
一出差就闹肚子怎么办
一吃辣的就闹肚子怎么办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