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偏方秘方

国网因三网融合而生但不应为三网融合而活区域

偏方秘方  2020年05月09日  浏览:2 次

本文来源于中广互联 作者:曾会明 原标题《对国的五点建议:不应为而活》

1月11日,中国广播电视络公司(以下简称 国 )的领导人选终于落定,国有望在春节前挂牌。

国的成立,历时4年之久。据说筹备组提交的方案多到十几稿,期间屡次三番传出即将挂牌的消息,包括将拿到牌照成为第四运营商的传言。2012年10月,国组建方案获得国务院原则通过,确定由财政部出资,由广电总局负责组建和代管。但又是一年多没有动静。

如今,国真的要启动了,微博上很多业界的朋友却在问:这次是真的吗?国,都成了现实版的狼来了的故事了。

关于国,笔者有如下五点不甚成熟、不太系统的思考和建议。

一、 国因三融合而生,但不应为三融合而活

2010年国务院在《推进三融合总体方案》(2010国发5号文)中明确要求: 加快培育市场主体,组建国家级有线电视络公司 。这才有了国长达四年之久的筹备和组建历程。

可以说,国是因三融合而生的,但笔者认为国成立之后,目标却不应放在所谓的三融合上,因为国成不了第四运营商。

为什么这么说呢?原因有如下几点:

1、整合全国有线络,形成全程全,是信息络发展规律的要求,而不仅仅因为三融合。也就是说,即便国家没有三融合政策,全国的有线络也应该进行整合,如此才能适应络运营的规模化需求,就无法顺应互联发展的趋势;不进行互联互通,就无法成为国家基础信息络之一。

2、目前的广电不具备与电信竞争的实力。三融合,原来有专家称对国家而言绝非 把左口袋的钱放到右口袋 ,但演变至今,其实也就是广电、电信业务双向进入而已,这是一个无奈的现实。根据工信部的统计,截至201 年11月,电信主营业务收入已达10674. 亿元,有线络行业去年估计也就700多亿,差距高达十五、六倍。因此,国成立后就算能够整合全国络,也根本不具备跟电信企业死磕的实力,必须找准自己的定位,既符合络运营企业的市场规律,又找到自己的独特性和差异化定位。

、 国成为第四运营商的前提,是要拿到固话、宽带、移动的牌照资质,但目前的情况下,可能吗?只有拿到这些全业务牌照,国才有可能率领整个有线行业,参与到所谓三融合的双向进入的业务大战之中。

国的定位,将影响到整个有线行业的定位,不论全国络整不整合都是如此。不是说我们不希望国成为广电参与三融合竞争的主体,关键要拿到上述这些条件才有可能性。先进行战略澄清,搞清楚自己的定位,是国要做的第一件事。

二、 国应以整合全国有线资产为目标,而不仅仅是互联互通

1997年4月,第一次全国信息化工作会议在深圳召开,邹家华副总理提出了 一个平台三个 的概念。一个平台指互联互通的平台,三个就是电信、广播电视、计算机(当年把互联称之为 计算机 ),并提出了 统筹规划、国家主导、统一标准、联合建设、互联互通、资源共享 24字指导方针。这一表述和定位,比2010年提出的三融合无疑更加准确。(参阅《97深圳全国信息化工作会议综述》)

关于全程全的意义,大家都非常清楚,在此不必多说。

肝不适的几大原因
患上术后ED该怎么办
辽阳治疗白斑病费用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