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偏方秘方

《黄帝内经》中的养生秘诀,不得不知道!

偏方秘方  2019年08月13日  浏览:3 次

摘要:春三月,此谓发陈[1],天地俱生,万物以荣,夜卧早起,广步于庭,被发缓形[2],以使志生,生而勿杀,予而勿夺,赏而勿罚[ ],此春气之应,养生之道[4]也。(《素问·四气调神大论》)

《黄帝内经》是我国古代医学的瑰宝,它记载了很多的之道。千百年来,许多仁人志士对长寿养生进行了详尽的探讨和论述,但真正从医学角度对养生进行系统论述的,《黄帝内经》为首创。今天,就让本文作者带我们来领略一下《黄帝内经》中的养生秘诀之顺时调养,赶紧看正文吧!

【原文】

春三月,此谓发陈[1],天地俱生,万物以荣,夜卧早起,广步于庭,被发缓形[2],以使志生,生而勿杀,予而勿夺,赏而勿罚[ ],此春气之应,养生之道[4]也。(《素问 四气调神大论》)

【注释】

[1]发陈:推陈出新的意思。《类经》云: 发,启也。陈,故也。春阳上升,庶物,启故从新,故曰发陈。

[2]被发缓形:披散开头发,解开衣带,舒缓形体。被,通 披 。

[ ]生而勿杀,予而勿夺,赏而勿罚:生、予、赏,指、行为活动顺应春阳生发之气;杀、夺、罚,指精神、行为活动违逆春阳生发之气。

[4]养生之道:保养春生之气的规律。

【译文】

春季的三个月,谓之发陈,阳气生发,万物复苏,植物萌生,天地自然都富有生气,万物显得欣欣向荣。人们应该入夜睡眠,早些起身,在庭院中缓步而行,披散开头发,解开衣带,舒缓形体,使情志宣发舒畅,精神、行为活动应顺应春阳生发之气而不可违逆春阳生发之气,这是顺应春令的气候特点而保养生发之气的方法。

【原文】

夏三月,此谓蕃秀[1],天地气交,万物华实[2],夜卧早起,无厌于日,使志勿怒,使华英成秀[ ],使气得泄,若所爱在外,此夏气之应,养长之道也。(《素问 四气调神大论》)

【注释】

[1]蕃秀:繁茂秀美。王冰曰: 蕃,茂也,盛也。秀,华也,美也。

[2]天地气交,万物华实:天地阴阳之气交合,万物繁茂充实。华,开花。

[ ]使华英成秀:使人的精神饱满,以适应夏气成其秀美。《类经》云: 使志无怒则华英成秀。华英,言神气也。

【译文】

夏季的三个月,谓之蕃秀,自然界万物繁茂秀美,天地阴阳之气交合,万物繁茂充实。人们应该夜晚睡眠,早早起身,不要厌恶长日,情志应保持愉快,切勿发怒,使人的精神饱满,以适应夏气成其秀美,使气机宣畅,通泄自如,精神外向,意气舒展,这是顺应夏令的气候特点而保养长养之气的方法。

【原文】

秋三月,此谓容平[1],天气以急,地气以明[2],早卧早起,与鸡俱兴[ ],使志安宁,以缓秋刑[4],收敛神气,使秋气平,无外其志,使肺气清,此秋气之应,养收之道也。(《素问 四气调神大论》)

【注释】

[1]容平:秋季万物成熟,形态平定不再生长的自然景象。容,容貌。王冰曰: 万物夏长,华实已成,容状至秋平而定也。

[2]天气以急,地气以明:秋季风清劲急,万物萧条,山川清肃景净。《类经》云: 风气劲疾曰急,物色清肃曰明。

[ ]与鸡倶兴:比喻人的起卧,和鸡的活动时间相同,家鸡在黄昏时即入舍归宿,天亮时就开始活动,人若随之,即为早卧早起。张志聪曰: 鸡鸣早而出埘晏,与鸡倶兴,与春果之早起少迟,所以养秋收之气也。

[4]使志安宁,以缓秋刑:使神志安宁平静,以避秋季肃杀之气。

【译文】

秋季的三个月,谓之容平,万物形态平定,不再生长,天空风气劲急,地面清肃景净。人们应该早睡早起,和鸡的作息相仿,使神志安宁平静,以避免秋季肃杀之气对人体的影响,收敛神气而不外露,以使肺气清肃,这是顺应秋令的气候特点而保养收敛之气的方法。

【原文】

冬三月,此谓闭藏[1],水冰地坼[2],无扰乎阳,早卧晚起,必待日光,使志若伏若匿[ ],若有私意,若已有得[4],去寒就温,无泄皮肤,使气亟夺[5],此冬气之应,养藏之道也。(《素问 四气调神大论》)

【注释】

[1]闭藏:冬季阳气内伏,万物潜藏的自然景象。

[2]坼(ch 彻):裂开。

[ ]匿:《素问》元刻本、道藏本、周对峰本、朝鲜刻本均作 匪 。

[4]使志若伏若匿,若有私意,若已有得:使神志内藏,如有隐私不能外泄,如获心爱之物而窃喜。

[5]无泄皮肤,使气亟夺:不要使皮肤过多出汗,导致阳气频繁耗失。亟,频数。

【译文】

冬季的三个月,谓之闭藏,阳气内伏,万物潜藏,水寒成冰,大地开裂。不要扰动阳气,早睡晚起,一定要待到日光照耀时才起身,使神志内藏,好像有隐私而不外泄,又像得到心爱之物而窃喜,避免寒冷,求取温暖,不要使皮肤过多出汗而导致阳气频繁耗失,这是顺应冬季的气候特点而保养闭藏之气的方法。

【原文】

所以圣人春夏养阳,秋冬养阴[1],以从其根,故与万物沉浮于生长之门[2]。逆其根,则伐其本,坏其真矣。故阴阳四时者,万物之终始也,死生之本也,逆之则灾害生,从之则苛疾[ ]不起,是谓得道。道者,圣人行之,愚者佩[4]之。从阴阳则生,逆之则死,从之则治,逆之则乱。(《素问 四气调神大论》)

【注释】

[1]春夏养阳,秋冬养阴:在春夏季节顺应自然界生长规律调养阳气,在秋冬季节顺应自然界收藏规律调养阴气。养阳,养生养长。养阴,养收养藏。

[2]万物沉浮于生长之门:人与万物一样在生长收藏的生命过程中运动不息。沉,隐没,此指收藏。浮,与沉相对而言,此指生长。门,门径,道路。

[ ]苛疾:重病。王冰曰: 苛者,重也。

[4]佩:通 倍 ,违逆之意。《说文》云: 倍,反也。

【译文】

精通养生之道的人在春夏季节顺应自然界生长规律调养阳气,在秋冬季节要顺应自然界收藏规律调养阴气,以顺应万物生存的根本,所以与万物一样在生长收藏的生命过程中运动不息。如果违逆了万物生存的根本,就会戕伐生命之本,损坏真元之气。所以阴阳四时是万物的终始,是盛衰存亡的根本,违逆了它就会产生灾害,顺从了它就不会发生重病,这样可谓懂得了养生之道。对于养生之道,圣人加以实行,愚人有所违背。顺从阴阳的规律就能生存,违逆阴阳的规律就会死亡;顺从了阴阳的规律就会正常,违逆了阴阳的规律就会乖乱。

【原文】

必先岁气,无伐天和[1],无盛盛[2],无虚虚[ ],而遗人夭[4]殃,无致[5]邪,无失正[6],绝人长命。(《素问 五常政大论》)

【注释】

[1]必先岁气,无伐天和:治病时,首先应明确主岁之气,不可对抗天气与人气相应的规律。《类经》云: 五运有纪,六气有序,四时有令,阴阳有节,皆岁气也。人气应之以生长收藏,即天和也。

[2]盛盛:用补法治实证,使盛者更盛。

[ ]虚虚:用泻法治虚证,使虚者更虚。

[4]夭:《类经》作 天 。

[5]致:招引。

[6]失正:使邪气丧失。

 

清热解毒、凉血热、化培根痰湿。用于病毒性肝炎、酒精性肝炎、肝硬化、肝癌引起的肝区疼痛、肝肿大、黄染,亦可用于热病余邪。

新生儿黄疸症状是什么

小便发黄吃什么食物

减肥药有用吗

痛经很厉害怎么办

痛经可以吃点什么药

更年期经期延长怎么办

甘肃治疗白癜风医院
上海治疗白癜风医院哪家好
新疆治疗癫痫病好的医院
友情链接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