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偏方秘方

中医针灸终始人迎气口脉法四作者仲易

偏方秘方  2019年06月27日  浏览:7 次

  本文导读:人迎气口脉法作为中医脉诊源头标本诊法的缩影,从其成形之日起便受到了医家极度地保密和小心地流传,这一点从《禁服》和《终始》篇可以明显体现出来。 人迎气口脉法的流散

  人迎气口脉法作为中医脉诊源头标本诊法的缩影,从其成形之日起便受到了医家极度地保密和小心地流传,这一点从《禁服》和《终始》篇可以明显体现出来。 敢问约之奈何?黄帝曰:善乎哉问也。此先师之所禁,坐私传之也,割臂歃血之盟也,子若欲得之,何不斋乎?雷公再拜而起曰:请闻命于是也。乃斋宿三日而请曰:敢问今日正阳,细子愿以受盟。黃帝乃与俱入斋室,割臂歃血,黄帝亲礼曰:今日正阳,歃血传方,有敢背此言者,必受其殃。雷公再拜曰:细子受之。黄帝乃左握其手,右授之书曰:慎之慎之,吾为子言之 (《禁服》)除此之外《禁服》篇名本身便表达了这种谨慎传承的意思。

  传之后世,以血为盟,敬之者昌,慢之者亡,无道行私,必得天殃 (《终始》),这种对于传经的谨慎,贯穿于《内经》的始终, 非其人勿教,非其真勿授 传非其人,漫泄天宝 得其人弗教,是谓重失,得而泄之,天将厌之 得而明之,金柜藏之,不敢扬之 等等,几乎俯拾皆是。从雷公的身份推断,《禁服》虽成篇较晩,但人迎气口脉法的源头却是黄帝先师私传学。 此先师之所禁,坐私传之也 ,可谓源远流长。正因为此,加之这种极度保密的传承方式才使《灵枢经》中唯一论述成体系的脉法在《黄帝内经》颠沛流离的成书过程中时隐时现,至隋唐之后几近失传。

  总结

  综上所述,人迎气口脉法是一套伴随经脉理论发展而来的标本脉法的缩影,在发展初期,以趺阳脉和人迎脉大小的倍数关系作为衡量标准。在随后的发展中,顺应脉诊独取寸口的趋势,演变为左右手的比较,而比量标准也随其形式改变为 盛 。由于其传承的私密性,该脉法至少在东汉以前已不知所云,而使后人在惯性的认识下确立了人迎位于颈动脉,而手太阴寸口为寸口的错误形式,但因其并没有实际的应用性而被弃之不用,遂使真正的人迎气口脉法也被湮没。

  作者:仲易。号:4949 525来源:知乎。著作权归作者所有。商业转载请联系作者获得授权,非商业转载请注明出处。

1个月婴儿咳嗽怎么办
婴儿咳嗽怎么办
10个月宝宝咳嗽怎么办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