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偏方秘方

市民政局参加月份上半月发布会计划

偏方秘方  2021年11月29日  浏览:2 次

市民政局参加9月份上半月1+X发布会

9月11日上午,我市召开9月份上半月1+X发布会,解读了我市出台的《关于进一步加强农村养老服务体系建设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市民政局副调研员徐宝良参加会议

,并就《意见》制订出台背景、重点工作及保障措施等有关情况进行了发布。现代快报、中国江苏、宿迁社、宿迁电视台、宿迁人民广播电台、西楚、宿迁等媒体的朋友们应邀参加此次会议,发布会由市委宣传部部务委员熊磊主持。

会上,徐宝良就群众关心的问题回答了的提问。

《关于进一步加强农村养老服务体系建设的意见》

为进一步加快城乡养老服务均等化进程,切实提高我市农村养老服务保障能力,近日,市政府出台了《关于进一步加强农村养老服务体系建设的意见》(宿政发〔2017〕106号),全面推进农村养老服务体系建设。在此,我简要介绍一下相关情况。

一、出台背景

(一)上级要求。《江苏省“十三五”养老服务业发展规划》(苏政办发〔2016〕99号),提出“要充分发挥社会力量的主体作用,推进公办养老机构改革,加快提升农村养老服务水平。”《“十三五”国家老龄事业发展和养老体系建设规划》(国发〔2017〕13号),提出了加快公办养老机构改革、支持社会力量兴办养老机构的目标要求。去年9月,省政府督查组来我市督查《江苏省养老服务条例》贯彻落实情况,明确要求我市加快放开养老服务市场,进一步提升农村养老服务水平,健全完善养老服务体系。

(二)现实需要。近年来,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养老服务体系建设,先后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措施,全市养老服务业发展环境持续优化,为老服务水平得到明显提升,但农村养老服务体系建设仍存短板,主要表现在:一是农村养老服务机构不多。除乡镇敬老院外,大多数乡镇、村居没有养老服务机构及设施,缺乏面向社会老人的养老服务。已建成的居家养老服务站多数并未运行,农村社区居家养老服务络尚未建成。二是公办养老机构床位利用率不高。突出表现在乡镇敬老院上,因不能接收社会老人,大量床位闲置。三是民营养老机构服务能力不强。农村民营养老机构多由自有住房、老旧仓库、学校改造,硬件条件较差,安全隐患较多,从业人员多数是农村转移的劳动力和“5060”后人员,缺乏养老服务专业技能。四是农村养老管理服务人才匮乏。乡镇层面缺乏专门的养老服务管理人员,现有的乡镇敬老院管理人员多为退下来的年龄较大的村干部担任,服务人员多为临时聘用,缺乏养老服务基本素质。

二、重点工作

允许农民以多种形式流转土地承包经营权。自愿流转 《意见》明确了农村养老服务体系建设基本原则、目标任务和重点工作。一是建立农村养老管理服务体系。通过引进、培育专业社会组织、设置公益性岗位、政府购买服务等方式,分别在县(区)、乡镇(街道)、村居(社区)三级,建立养老管理服务队伍,负责辖区内养老服务的管理、指导、督查、组织等工作。二是构建完善农村养老服务载体。通过加强养老服务信息化管理平台、乡镇区域性养老服务机构、村(社区、居委会)居家养老服务场所和乡镇养老服务保障能力等四个方面的建设,全面提升农村养老服务保障水平。三是分类明确农村特殊老人养老服务标准。根据农村失能五保老人、自理五保老人、分散供养五保老人,经济困难的重点优抚对象、低保户及失独家庭中的失能老人等不同群体老年人特点,分类制定养老服务标准,细化兜底保障推进措施。

三、保障措施

一是加强组织考核。按照“市直部门指导、县区政府主导、乡镇政府属地负责”的要求,主要领导亲自挂帅、亲自抓,分管领导具体负责、全程抓,确保目标落到实处。加大督查力度,将农村养老服务体系建设作为对县(区)年度目标考核的重要内容,实行全过程督查,确保各项目标任务落实落地。二是推进医养融合。统筹医疗卫生和养老服务资源,建立健全医疗机构与养老服务机构业务协作机制。支持乡镇医疗机构利用空置床位开展养老服务,举办医养融合型养老服务机构。推动二级以上综合医院与农村老年护理院、康复医疗机构、养老服务机构内设医疗机构等之间的转诊与合作。三是加大资金投入。加大对农村养老服务投入,建立财政投入增长机制,根据本地区老龄人口自然增长情况,逐年增加财政投入,并将其列入财政预算,确保到“十三五”末,全市财政养老服务专项资金用于农村养老事业发展的比例不少于40%。四是强化监督管理。建立养老服务第三方评估制度,通过公益创投,加强与保险机构、老龄协会、社会公益组织等机构和组织合作,加大对养老服务机构、各级养老管理单位的服务、管理质量全过程监管。

北京哪医院男科好
成都哪家白癜风好
石家庄治疗男性功能障碍医院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