铜陵社区综合体制改革探索减法背后的加法吧
偏方秘方 2022年01月11日 浏览:5 次
在中央提出社会管理创新的时代背景下,敢为人先的铜陵人推出的 铜陵模式 社区综合体制改革,引起全国关注。
从某种程度上来说,改革往往不是做 加法 便是做 减法 ,只有把握好 减 与 加 的辩证关系,才能探索出一条通往目标的现实路径。
这次改革的核心是撤销街道办事处,变 市 区 街道 社区 四级管理为 市 区 社区 三级服务。它的逻辑在于:形式上的 减法 ,带来本质上的 加法 ,为了 加 ,先行 减 。
纵观管理层级由 四 到 三 的变化,减去的是行政层级与管理成本,提升的是政府效能与公共服务水平;减少的是原先小社区数目,整合的是 大社区 的人、财、物等资源;弱化的是政府 替民做主 的惯性思维,强化的是居民 自己做主 的民主自治意识。
为什么要先做 减法
铜陵不大,我喜欢到处跑跑,平均每周坐在办公室的时间只有1天半。 铜陵市委书记姚玉舟对社区有着特殊的情结,常常 不打招呼 来到社区调研,有时坐在小板凳上,和居民一聊就是半天。
“我怕警察很快来抓我 我经常听到两个方面的意见:一是群众反映有很多事情不知道到什么地方去说,即使找到街道、社区,甚至找到区里,也不能得到很好的接待,这是效率问题。而到了社区,工作人员反映承担的任务太重。 姚玉舟说。
究其根源,他认为社区一度承担了很多政府的职能。 从下对上看,不太满意;从上对下看,也不太满意。根据铜陵的实际,我们经过反复研究,提出撤销街道,实行区直管社区,把更多的力量特别是人力下撤到社区,直接为基层社区做好服务。
在铜陵采访时了解到,不少基层公务员反映,作为政府的派出机构,存在了50多年的街道办一度陷入 二传手 的尴尬境地, 往往是从区里领任务,再分配给社区居委会 。这样一来,街道和社区在行政管理和公共服务中就会产生职能错位、功能雷同、职权不配套等现象。街道作为中间层,集聚了大量人权、财权和物权,而社区由于受资源、职责的限制,很难及时、有效地为群众提供服务。由此产生的后果是, 看得见的管不着,管得着的看不见 。
2009年2月,通过对社区综合体制改革的一次集体调研,市委市政府坚定了改革的信心。
4个月后,全国人大废止了自1954年开始施行的《街道办事处组织条例》,为 撤街并居 解除了法律障碍,使铜陵创新改革社区体制、社会管理有法可依。
铜陵的改革思路得到了安徽省委的认可。2010年7月,铜陵被省委确定为全省社会管理创新综合试点市。自此,铜陵市主城区铜官山区启动了 区直管社区 的综合体制改革。这是国内第一个在全区范围内撤销街道办,实现区直管社区的改革。
2011年1月,铜陵市在总结铜官山区的经验后,开始在全市大规模撤销街道办。
今年4月,民政部邀请中组部、全国人大的官员以及部分专家、学者聚集铜陵调研论证,给予了肯定评价;7月,铜官山区被民政部列为 全国社区管理和服务创新实验区 。7月底,在铜陵召开的全省社区综合管理体制改革现场会上, 铜陵模式 再度向全省宣传推广。
一喝凉的就闹肚子怎么办一加班就便秘怎么办
肠易激综合怎么治

- 上一篇: 铜矿公司违法排废水影响数万居民吃水赔偿八吗
- 下一篇 铝行业长线供改力度不减哈
-
[p]2019超级杯2月23日苏州开战 上港国[-p]
2020-06-30
-
苦夏变乐夏养心为主
2019-07-16
-
旋覆花的栽培技术
2019-07-13
-
哪些人不宜走鹅卵石健身
2019-07-11
-
骨碎补种植技术
2019-07-07
-
胃寒草的功效与作用
2019-07-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