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偏方秘方

社科院地方偿债率后年远超警戒线达牛

偏方秘方  2022年01月28日  浏览:1 次

中国社科院6月8日发布的《2010年蓝皮书》警示,到2012年,地方政府融资平台偿债率将超过20%警戒线,达到26.6%。该蓝皮书指出,地方融资平台应该引入民营资本参与优质项目建设。

随着地产政策调控日渐严厉,地方融资平台的还款资金来源也在下降。如何化解这一难题,成为监管层的心头大患。

6月8日,中国社科院发布《2010年金融蓝皮书》。该蓝皮书指出,地方融资平台应该引入民营资本,夯实资本充足率。

上述报告指出,到2012年,地方政府融资平台偿债率将超过20%警戒线,达到26.6%。更让人担忧的是,一直到2014年才能回落到警戒线。

“未来几年偿债率持续扩大,说明地方债务的总额度仍在增加,其潜在危机并没有消除,必须严格防范风险。”社科院金融所一位研究人士对《每日》表示。

地产调控扩大偿债率

据介绍,地方政府偿债率是指地方融资平台贷款偿还本息金额/当年地方政府可用收入。该项指标数值越大,说明偿债能力越弱。

教育成本有多大?对他们的“挑肥拣瘦”还是应多些理解和宽容。刘宝庆 社科院金融所金融实验研究室主任刘煜辉认为,本身具有稳定现金流还款的融资平台较少,大部分融资平台依赖第二还款来源,即土地转让或财政补贴。同时,社科院在蓝皮书中指出,造成地方政府偿债率持续扩大的关键原因在于受地产调控政策的影响。

据了解,地方融资平台贷款中的75%与土地挂钩,剩下25%靠财政支持。地方政府的普遍做法是,先注册成立一家融资平台公司,然后把土地注入其中作为核心资产。通过土地开发,该融资平台公司获得,然后才能还债。

“也就是说,部分地方融资平台公司是一个空壳公司,除了土地资产之外,并没有其他实体资产与业务经营。”社科院一位不愿具名的研究人士透露。

在采访中,多位研究人士指出,部分地方融资平台公司过多依赖土地拍卖、土地开发获得收益,在遭遇地产调控政策以来,其债务风险变得难以控制。正因为如此,地方财政收入正在大幅度减少,并影响到地方融资平台的还债能力。

按照原来的设想,部分地方融资平台公司不仅可以通过土地抵押担保,还可以通过土地开发作为未来的收益来源。“先以土地向银行借债,进行城市建设和土地开发储备,从而产生土地收益用来还债和投入新的开发储备,如此循环获利的土地经营模式在去年成为风潮。”一位银行业人士说。

但是,这一经营模式给地方债务带来了巨大的还款压力。基于这一情况,社科院在报告中指出,应该对现有的债务和投资进行梳理,对日后追加的贷款严加控制。

在具体做法上,上述蓝皮书建议“分类处理”,一方面是区分投资项目的优劣。针对符合当地长远需求的基建项目,应尽可能地加以保护,因为放弃的代价可能更大;但对于违规的、高耗能和产能过剩行业的投资,应清理整顿。

1

【稿件声明】未经《每日经济》授权,严禁转载,违者必究。

如需转载或了解更多精彩内容,请登录官:

石家庄白癜风哪家好
福州宫颈糜烂治疗哪家好
合肥哪里能治疗白癜风
友情链接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