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中医新闻

中医解读冬补夏吃如何治未病

中医新闻  2019年06月21日  浏览:7 次

中医解读 冬补夏吃如何治未病

冬病夏治是传统中医的一种疗法,在夏季治疗各种冬病往往可以起到更好的疗效,依照冬病夏治的逻辑,完全可以冬补夏吃,冬季合理进补可以预防各种夏病的发生,起到治未病的功效。

生姜

民谚:冬吃萝卜夏吃姜,不劳医生开药方。姜是民间的良药, 早上三片姜,赛过喝参汤 , 每天三片姜,不劳医生开处方 , 家备小姜,小病不慌 , 男子不可百日无姜 , 饭不香,吃生姜 , 冬有生姜,不怕风霜 ,称之 呕家圣药 ,别名 还魂草 (姜汤则称 还魂汤 ),需要注意 留皮则凉,去皮则热 。

绿豆

民谚:夏喝绿豆汤,冬煮银耳汤。绿豆糖水是夏天最经典的消暑饮料,绿豆具有很高的药用价值,所含的蛋白质几乎是粳米的3倍,李时珍称之 济世之食谷,菜中佳品 。夏天喝绿豆汤可防治中暑、目赤、喉痛、痱子、便秘、尿赤、烦渴等症,干燥季节不宜常饮。

鸭肉

民谚:冬天吃鸡,夏天吃鸭。鸭肉最大的特点是不温不热,还能清热祛火,而且滋阴养胃、健脾补虚、利湿等,特别适合湿热、虚火过重之人,被誉为 补虚劳的圣药 。中医也推崇咸鸭蛋,它的钙质、铁质等无机盐含量高于鸡蛋、鲜鸭蛋。

羊肉

民谚:冬吃羊肉赛人参,春夏秋食亦强身。十里不同风,百里不同俗,长沙 冬羊伏狗 ,徐州 伏羊冬狗 , 夏吃伏羊冬不寒 , 伏羊 习俗被列为上海 非遗 ,很多人认为夏天食用引发上火,专家认为,夏天耗气伤津,加重脾胃虚寒或寒湿困脾等,羊肉则能提高身体素质及高温天抗病能力。

鳝鱼

民谚:冬吃一枝参,夏吃一条鳝。小暑前后的黄鳝最为肥美,有 小暑黄鳝赛人参 之说,补气养血、温阳健脾、滋补肝肾、祛风通络等,据说 鳝鱼是眼药 ,古代的大力士经常吃鳝鱼。而它的小老弟泥鳅有 水中人参 之称,属于高蛋白低脂肪食品。

鲫鱼

民谚:冬鲤夏鲫。鲫鱼所含的蛋白质质优、齐全、易于消化吸收,广东人夏季饱受湿热的困扰,喜欢用之煲汤,如鲜生地和鲜土茯苓煲鲫鱼,鲫鱼补益利水,生地清热凉血、养阴生津,土茯苓解毒利湿、消炎散结,又可防治湿疹皮炎、皮肤瘙痒、阴囊湿疹、痈疮肿毒等。

宝宝脾虚怎么办薏芽健脾凝胶效果如何宝宝健脾吃什么好

宝宝便秘了怎么办
小孩便秘怎么办快速通便
小宝宝便秘怎么办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