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中医新闻

智能交通四点兵败中国

中医新闻  2020年07月06日  浏览:2 次

作者:comasun

两年前的九月,笔者怀着对大学生活的憧憬,踏上了去 九省通衢 武汉市的旅程,在肉眼可看见学校大门的地方,从清晨堵到正午,进退不能,十分心酸。因此,当笔者得知武汉历时十年建设的系统被违规行人逼瘫时,让我不敢相信的,并不是行人乱穿马路的危害,而是武汉竟然已经建设了十年的智能交通。震惊之下,笔者细细回想,在武汉的许多路口,确实设有交通诱导屏,有些繁华路段的公交站牌也换成了计时到站的智能站牌,只不过因为武汉的交通状况太过糟糕,所以平时这些设施都被人们忽略了。

智能交通之惑:耗资费时,不见成效

武汉的智能交通耗资2亿,建设十年,到现在本应该是发挥作用的时候,可是武汉的交通状况,并没有因此而得到显着的改善,而新加坡、瑞典等国家,却依靠智能交通系统显着地降低了交通拥堵率和污染物排放率。

武汉的失败在于大力建设的设施没有发挥出作用,大部分交通诱导屏和智能站牌处于闲置,没有播放出实时交通状况等信息,而是反复播放 武汉精神,敢为人先 等标语,车流密集的几个路口更是已经取消智能系统自动管理,改为了交警人工调节。

四大原因导致智能交通兵败中国

目前,中国有近500个智能交通相关项目,除了北京、上海等城市发展情况较好之外,其他的城市,全都存在和武汉一样的问题,很多甚至比武汉更严重,这其中的原因,笔者认为主要有四个方面。

方面一:中国式过马路

聚齐一堆人就走,全然不顾交通规则,这就是中国式过马路。本来智能信号灯系统可以感知路口的车流量,自动调节红绿灯的时间。但如果本应通行的车辆因为横穿马路的行人而无法通行,计算机也就无法准确算出下一次红灯的亮闪时间。久而久之,这套系统便形同虚设,只能由交警人工替代。

大千医药
泌尿外科
骨折后怎么处理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