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中医新闻

藩国部分作协吸收网络作者引起热烈反响网络写作

中医新闻  2020年07月22日  浏览:3 次

部分作协吸收络作者引起热烈反响——络写作:新举措带来新气象 近日,湖北省作协在新的《湖北省作家协会入会条件细则》中,对络作者加入作协作出了规定,虽然这并非是作协首次向络写手伸出的橄榄枝,但却是省级作协为络写手作出的最为具体和详细的规定。这一规定不仅在业内外引起反响,也让络文学与传统文学对接的问题更加为人关注。从湖南、四川、江苏、辽宁、黑龙江等省作协,以及一些文学站及部分络写手那里,对作协发展“络方面军”的举措及影响进行了集中采访。

十年一剑 虚与实“亲密接触”

中国的络文学算起来已有十年历史,发展十分迅速。络写家之多、作品数量之大,呈现出惊人的态势。中国作协副主席陈建功在参加“络文学十年盘点”活动时就说:“络文学不几天不刮胡子管对它已有的成绩和存在的问题评价如何,它都已经不是一个幽灵,而是充满了生机和活力,又蕴藏着缺陷和矛盾的现实。”经过十年的发展,络文学已逐渐走出了孤芳自赏的小径,越来越深入大众,为读者接受和喜爱。一些出版机构还从中发现了商机,络作家的作品不断结册成书,而且销量不俗。

吸纳络文学作家加入作协,不仅意味着传统文学对络文学的重视,也是许多络作家的自然需求。据湖北省作协主席方方介绍,这次《湖北省作家协会入会条件细则》中关于络作家入会项的加入,起因就是去年初荆楚一则《络写手加入作家协会该具备什么条件?》的帖子。这个帖子曾经引起十余万友的热议,基本可以代表络写手的心声。并有效推向市场。方方说,湖北有不少很有成绩的络写手,如千里烟、紫百合等,他们都表示了想加入作协的意愿。这使得湖北省作协下决心将吸收络作家入会的问题上会讨论,并全票通过了这项决定。

湖南省作协在吸收络作家方面,也做了大量的工作。从2005年起,长沙市、娄底市等地作协都注意在友和作协之间搭起桥梁,推荐优秀络写手加入作家协会。随后又在全省推广。湖南作家“作家村”的“村长”和“作家茶馆”的版主盛世芙蓉,本身是国家干部,写作只是出于兴趣。她说,如果不是湖南省作协邀请她参加笔会且后来又参加毛泽东文学院作家班的学习,可能她就不会专注于写作,并成为在易、人民都很有影响的专栏作家了。目前,湖南省已有80多名络写手先后加入了市、州作协或省作协,这个数字在全国省级作协中排在前列。湖南作家每年都把络写手的优秀作品结集出版,至今已出版《芙蓉国诗歌年鉴》2006年卷、2007年卷,以及《芙蓉花开》2007、2008散文卷等, 年出了6本书、220多万字,收录了近千名友的作品。而一大批络作家,如牧二、徐志频、洞庭天下、湘楚平民、亦蓝、湘西妹子等,也以自己的创作繁荣了湖南文学的局面。

江苏省作协也十分关注省内络文学的动向,不断为那些爱好文学、有一定基础的络写手提供指导和帮助,确保优秀的络作家能加入到作协大家庭中来。2007年和2008年,江苏络作家顾坚和蝶衣君因为各自的长篇小说《元红》《铿锵玫瑰》在上连载而引起反响,江苏省作协认为他们的作品已符合省级作协会员的标准,于是分别吸收二人入会。据江苏省作协副主席范小青介绍,江苏省作协还将在今年5月召开一个络文学现象研讨会,邀请各方专家和络作家代表,对江苏络文学创作进行讨论。她告诉,大多数的上写作过于情绪化,能否建立一种机制,让作家们不分上下彼此交流和促进,让络文学走向有意识的、带有创作性质的写作,不断提高络文学的质量,是作协应该负起的。

应该承认,络写手个性突出、敢说敢写,但相对于纸媒文学作品,络文学作品缺乏质量把关,总体上创作质量不高。对此,四川省作协副主席傅恒说,正因为如此,络作者需要作协的帮助,作协要做的工作也很多。四川省作协在2007年就召开过络作家江巍的作品研讨会,鼓舞了不少年轻的络写手。据悉,本月15日,四川省作协在主席团会议上,专门制作了“络文学创作情况调查表”,发到20多个市州,以期对全省的络文学创作情况进行全面的摸底。

上下 作协大有可为

陕西省作协虽然没有针对络文学作者的入会作相应的硬性规定,但他们对于络作者一直非常重视。2008年,陕西省作协成立了“络文学委员会”,设法将这些络文学作者组织起来,鼓励和推动陕西的络文学创作。陕西省作协创联部主任王芳闻说,陕西有超过一万名的络文学作者,不少作协会员也涉猎络,在络上发表自己的作品。其实,络与传统文学并无严格的分界,不管是传统还是络文学的作者,省作协的大门都会永远向他们敞开。只要符合入会条件,谁都可以申请加入作协。

事实上,作协与络写手的交流空间也有待开拓。“80后”络作家九夜茴说,络写作是一个很好的平台,给了文学爱好者发表作品的机会。但络写作与传统写作相比,前者不良因素还是多一些。譬如络上跟风之作很多,“玄幻”流行就全写“玄幻”,“穿越”一火又都是“穿越”,很难说有文学价值。她希望作协能够关注络,因为大部分络写手其实不知怎么写更好,而上的跟风,实际上也埋没了那些深入体察生活的作品。

在社会进步、络发达的大背景下,写作与络之间的关系越来越密切,尤其上世纪70年代以来出生的作者,大都已习惯了利用络进行创作。对此,来自湖南作家的徐志频深有体会。2007年以来他已出版了4本书,都是先贴到上,然后正式出版的。他认为,络的好处就是可以随时记录灵感,在写作过程中还能和友互动,友的观点、看法及提供的资料,便于作者更好地完善作品。作协关注络写作者,体现了时代的进步。如何更主动一些、更“活泛”一些、更具建设性,让作协的工作对络文学的发展起到推动作用,需要进一步思考和探索。

西施兰夏露好不好
玉林制药鸡骨草胶囊
小儿脾胃虚弱饮食方有哪些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