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中医新闻

谈起中国近代的知识分子美食

中医新闻  2021年01月04日  浏览:5 次

谈起中国近代的知识分子,梁启超是一个绕不开的话题。众所周知,这位“饮冰室主人”不但是赫赫有名的政治活动家和启蒙思想家,他在哲学、文学、史学、经学等领域也有不小的建树。为他作传,难度可想而知。解玺璋埋首创作4年之久,拨开清末民初纷繁复杂的政治社会局面,为读者呈现出这位风云人物的动人一面。10月26日,北京市作协在京召开了解玺璋新作《梁启超传》研讨会,北京市文联党组副书记、作协分党组书记程惠民,及数十位评论家、学者共聚一堂,围绕这部作品发表了自己的见解。

“满怀诚意地啃了根大骨头”

梁启超可谓中国近代知识界的中心人物之一,他终其一生所面对的问题通常是时代核心的问题。在他50多年的生涯里,他的思想也一直在与时俱进,不断调整。要理清这位大家的思想脉络,不但要阅读梁启超本人留下的2000多万字,也要阅读关于那个时代的大量资料。这对于一个专业的史学工作者尚非易事,对于身为“槛外人”的解玺璋来说,更无异于“啃了根大骨头在点击“购票”选项后”。

面对这项貌似“不可能的任务”,解玺璋展现出十足的执着和诚意。与会的雷达、王升山道出不少他们平日所观察到的细节,比如解玺璋“到哪里都带着书籍资料,不论在车站还是休息厅,总是在埋头阅读”,“为了写《梁启超传》,眼镜都用坏了两副”。作家的呕心沥血,由此可见一斑。

“梁启超并不好写,他的复杂性在同时代人中首屈一指。他不是单靠着述立身的一介书生,而是一位积极参与政治实践的行动家。敢于攻这一题材,我很佩服解玺璋的勇气。”雷达认为,《梁启超传》写得十分饱满,像一棵丰茂的树。作者把历史写成了“有体温、有呼吸、可以捉摸的样子”,可以说是“把历史写活了”。陈晓明同样谈到,以文学为业的解玺璋,在《梁启超传》中大餐厅就要提供纸巾呢?而且有些还卖1.5元一包展现了极强的历史辨析能力和历史关怀,这一点十分难得。他将《梁启超传》称为他近些年读到的最好的传记作品之一。

与会的几位历史学者都是近代史的行家,在他们看来,《梁启超传》“自觉地按着学术规范”叙述,体现出作家的谨慎与负责。张鸣说,如今市面上的人物传记,十有八九从传主“出生的第一声啼哭”写起,而解玺璋却别出心裁地在书中搭建起一张关于梁启超的“人际关系”,把梁启超“招人喜欢”的一面勾勒了出来,“资料翔实,角度新颖,可以当成关于梁启超的字典来用”。马勇也提到,要了解一段历史,就需要“用温情和敬意看待历史中的每一个人,用心体会他们做法的逻辑性和合理性”,《梁启超传》就作出了这样的尝试。

“以人为纲”:刻画知识分子群像

在此次研讨中,大家争论较多的是《梁启超传》“以人为纲”的结构问题。这部作品基本上按照梁启超与不同人物的关系分出章节,写出了他与康有为、黄遵宪、谭嗣同、孙中山、章太炎、袁世凯、蔡锷、胡适、徐志摩等人的来往恩仇。陈福民等评论家提出,这种写法会导致各种历史线索相互交错,能够反映历史丰富的一面,但同时也会显出“驳杂”的一面,故事容易淹没在历史之中。

孟繁华等评论家则认为,这种叙事方法可以接受,是一种“好看、好读”的写法。徐坤谈到,《梁启超传》借鉴了戏剧结构,以梁启超为主线,通过对几位人物的散点透视,刻画出那个时代知识分子的群像,其中不乏慷慨悲壮,也不乏细腻感性,这种结构将梁启超塑造为一个血肉丰满的立体人物。贺绍俊还引述了“人的本质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的话,认为通过梁启超与几位重要人物的关系,作品“呈现出历史最生动的表情”。

谈《梁启超传》,大家总不由得心生感慨,为那个时代仁人志士顶天立地的风范,也为那个时代知识分子特立独行的精神。梁启超其人,生前被同辈诟病不浅,去世后也是争议多多。如何尽可能客观谨慎地反映历史面貌、站在一个更新的历史角度来看这位大家,文学界和史学界都有很长的路要走。正如《梁启超传》的作者解玺璋所说,一生读梁启超,未必真正懂得梁启超。他在未来会继续认真解读梁启超。这部60万字的作品也许只是作家的起点。

(:李央)

乌鲁木齐治疗妇科习惯性流产医院
成都早泄医院
唐山哪家医院妇科医院好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