胃病生百病
中药大全 2020年01月16日 浏览:5 次
胃病生百病,中医拔罐治好你的“老胃病”
胃痛又称胃脘痛,其病因较为复杂,可由外受寒邪、过食生冷、气郁伤肝、劳倦过度导致胃痛。常见的病症有急、慢性胃炎,胃或十二指肠溃疡及神经官能症等。拔火罐不但能解中散寒、解郁泄热、疏肝理气,还能补脾健胃、益胃养阴,对胃痛的治疗起速效。
胃痛初起,多因气机阻滞,不通则痛,气滞日久,由气滞导致血瘀,如络脉受损,亦出现吐血便血。急性胃炎起病较急,疼痛剧烈。慢性胃炎起病较慢,疼痛隐隐。溃疡病疼痛有节律性,多在食后0.5~1小时出现,十二指肠溃疡多在食后3小时发作,进食后可获暂时缓解。胃神经官能症多在神经受刺激时发病。慢性胃炎和溃疡病有出血倾向。
中医认为,脾胃虚弱,容易出现气机不畅、腑气不通而导致胃痛、胃胀症状,拔罐是治疗老胃病的有效方法。俗话说针灸拔罐,不好也去一半。
中医辨证胃痛,有实证和虚证之分
寒邪犯胃可见胃脘剧烈疼痛,患者有畏寒喜暖的症状;而湿热内郁者多见胃脘胀满;肝气犯胃疼痛多连膺胁;脾胃虚寒往往是隐隐作痛。拔火罐可以循经取穴,整体调节人体阴阳,在除湿导滞的同时,还能促进血液循环,以达到扶正祛邪的治疗目的。实证常取胃之募穴、合穴及手足厥阴和足太阴经穴,适用于寒邪、郁热、肝气上逆的胃痛者。虚证常取俞募穴及足太阴、阳明经穴为主,适用于胃痛虚证。
拔罐疗法治疗胃病
实证选取穴位:中脘、足三里、内关、公孙、行间、梁丘、阳陵泉。
虚证选取穴位:脾俞、胃俞、中脘、章门、足三里、内关、三阴交、太溪、血海、膈俞。每次选3~5个穴位,每个穴位5~15分钟。
坐罐:将罐吸附在皮肤上不动,留置分钟左右。
闪罐:用闪火法使罐吸住后,立即拔下,再吸再拔,反复多次,直至皮肤潮红为止。
走罐:可选用口径较大的火罐(最好用玻璃罐),罐口平滑,先在所选部位和罐口薄涂一层万应止痛膏或凡士林,待火罐吸住后,用手扶住火罐,用力慢慢上下来回推动。直至皮肤潮红、充血或淤血时,将火罐取下。
藤黄健骨丸能舒筋健骨吗河源治疗牛皮癣方法
儿童止咳药不含防腐剂好吗

-
广东省2019届普通高校毕业生系列供需见
2019-07-16
-
望都县中医医院举行院前急救应急演练
2019-07-06
-
苹婆的功效与作用
2019-07-01
-
玉簪根的功效与作用
2019-06-28
-
基本公卫中医药项目启动试点
2019-06-26
-
中医介绍健脑提高记忆力的养生食谱
2019-06-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