藩国我们一定要正本清源
中药大全 2020年07月18日 浏览:2 次
摘要:我们一定要正本清源,在今后的高山戏创作演出中,坚定不移地使用高山戏所固有的武都方言,把武都方言作为它的唯一的语言道白,还高山戏的本来面目。 笔者于上世纪七十年代中期,为参加武都县和武都地区“农业学大寨文艺调演”而写的小戏曲《棉苗茁壮》,就是高山戏,由当时的武都地区五一秦剧团著名作曲家杨鸣键先生作曲,获得了武都县和武都地区那次文艺调演创作一等奖。自此,笔者与高山戏结缘,对高山戏有了初步了解。后来,笔者与武都县鱼龙乡上尹村高山戏的当代传人尹维新先生结识,曾多次向他请教,也帮他修改过剧本,对高山戏有了进一步认识。
高山戏,又名高山剧,为甘肃省独有的两大地方特色剧种之一,发源于陇南市武都区的鱼龙镇。鱼龙等地属高山丘陵地带,山大沟深,交通不便,自古以来,庙会、祭祀、社火等民俗活动在这里就很盛行,高山戏即是从这里的民间祭祀和传统社火中孕育、演变、发展而来的地方戏曲剧种。
高山戏的代表性剧目有传统的《咸阳讨账》《刘四告状》《老换少》《白玉霜》《康熙拜师》《儿嫌娘丑》等;也有当代创作剧目《开锁记》《尕女婿》《挡车》《人老心红》《一袋化肥》《夜逃》《特殊党费》等。
笔者于多年前在受邀参加的武都高山戏研讨会上,就高山戏的语言道白问题,提出了自己的观点和看法,发言稿被收录在研讨会后内部出版的学术书籍里。那次研讨会后,在陇南的指向index戏剧舞台上演出的新近创作的高山戏剧目,演员所使用的语言道白依旧没有改变。因此,笔者觉得很有必要再次提出这个问题,表明自己的观点和看法。
高山戏所使用的语言道白,是地道的武都方言,更确切地说,是武都鱼龙镇一带的方言。其传统代表剧目在民间戏剧舞台演出时,使用的就是地道的武都鱼龙镇一带的方言,生动活泼、幽默诙谐。它的唱词格式比较固定,有七字两句式的对联体,有五字四句式的绝句体,有山歌体和律诗体等,大量衬词和灵活的帮腔形式,同时构成了高山戏独特的演唱风格。而在官方的戏剧舞台上,主要以原武都地区五一秦剧团编剧、作曲和演出为主体,其创作剧目《开锁记》《尕女婿》《挡车》《人老心红》《夜逃》《特殊党费》等,都是使用陕西方言作为语言道白,使得高山戏多年来一直以不伦不类的面目呈献给广大观众,给广大观众造成了误导和错误认识,误以为高山戏是陕西的地方剧种;同时,还严重影响了高山戏的传承发展。
我们知道,带有鲜明的地域特点的戏曲艺术,其方言、声腔与该剧种是浑然一体,不可分割的,无论是剧本创作、音乐创作还是演员演唱,尤其是语言道白,都不得违背这一自然天成的铁定的规律,字、腔相倚,二者关系十分密切,不可以人为破坏。正因为字音与戏曲演唱之间存在着天然的联系,故而从“字腔”“声腔”,引申到戏曲的“唱腔”“声腔”,成为戏曲的专有名词。
汉字的音乐性,主要体现在字音的声韵调上,戏曲声腔最基本的元素是字音,二者是唇齿相依的关系,从南、北曲开始就是如此。魏良辅改革昆山腔而成“水磨调”的昆曲,首先理顺的就是语音和腔调的关系,严格讲究“以字行腔”。魏良辅在《曲律》中说:“五音以四声为主,四声不得宜,则五音废矣。”显然,是吴侬软语决定了昆曲缠绵婉转的总体风格。后来的梆子、皮黄系列的板腔体剧种,尽管不像南、北曲和昆曲的字、腔关系那么复杂,但这种字、腔关系仍在。随意使用或“改造”地方戏的方音,也就割裂了剧种字、腔相倚的血肉联系,实际上,也就背离了戏曲最基本的艺术规律。
方言是地域文化的象征,地方戏曲的形成,是区域化的结果,其存在的价值,正在于其独特的区域特色和乡土魅力。方言改说普通话,或异地语言,地方戏就失去了它最本质的“乡音”,也就失去了它独有的艺术魅力和存在价值。
随着时代发展、社会进步,交通和各地文化交流的便利,加上国家推广普通话,别说是地方戏,即便是各地的方言,甚至也出现了向普通话靠拢的现象。在这种大环境下,地方剧种的命运的确堪忧,要么随着其自身特点和魅力的逐渐消失,被人们遗忘而消亡;要么经过现代化的创新打造,剧种的个性不但没有消失或趋同,其地域性特色更转化为独特风格和韵味的优势,得到进一步强化,从而被更多的当代人所接受,在更大的区域流行。至于方言给观众欣赏上造成的障碍,则可以用字幕去改变,借助字幕,向观众传达独特的艺术审美价值。在影视络高度发达的今天,就更不成问题了。
其实,方言、声腔已经不只是一个语言问题和娱乐问题,乡音连着乡情,寄予着人们的情感,凝结着文化的认同,无论你身处世界何地,一句方言,一出家乡戏,最能勾起游子思乡之情和同胞之感,引起故乡情感的共鸣。在经济全球化的今天,保留地方戏独有的文化价值和艺术价值,还有着抵御民族文化被同化的积极意义。地方戏正面对着日益开放的世界,不仅要走出当地,还要走出国门,向世界展示自己独特的艺术魅力;戏曲艺术在新时代的繁荣发展,也要依靠其自身不可替代的独特的艺术魅力。
综上所述,笔者以为,我们一定要正本清源,在今后的高山戏创作演出中,坚定不移地使用高山戏所固有的武都方言,把武都方言作为它的唯一的语言道白,还高山戏的本来面目。笔者不是说,一定要泥古不化,固执传统,抱残守缺。与其他戏曲艺术一样,高山戏也要传承发展,传承的是它最本质、最独特、最个性化的艺术特性,其中就包括它的方言语言道白;而发展则是进一步发掘、丰富它的曲牌音乐,发掘、丰富它的表演形式,尤其是使其与时代接轨,增加它的现代气息,更加贴近现实生活,反映新时代的社会价值观,高扬时代主旋律。
共 21 0 字 1 页 转到页 【编者按】地方戏曲的语言,应该是群众能够看得懂听得明白的雅俗共赏的语言。这就是历代评戏者崇尚的“本色”语言,用文学家冯梦龙的话说:“本色者,常谈口语而不涉于粗俗。”文章就武都高山戏的语言道白问题,发表了自己独到的看法,针对高山戏使用陕西埃尔顿:我四岁就到了瑞典方言作为语言道白,使得高山戏多年来一直以不伦不类的面目呈献给广大观众,给广大观众造成了误导和错误认识,误以为高山戏是陕西的地方剧种。认为在经济全球化的今天,保留地方戏独有的文化价值和艺术价值,还有着抵御民族文化被同化的积极意义。地方戏正面对着日益开放的世界,不仅要走出当地,还要走出国门,向世界展示自己独特的艺术魅力;戏曲艺术在新时代的繁荣发展,也要依靠其自身不可替代的独特的艺术魅力。事实上,方言、声腔已经不只是一个语言问题和娱乐问题,乡音连着乡情,寄予着人们的情感,凝结着文化的认同,无论你身处世界何地,一句方言,一出家乡戏,最能勾起游子思乡之情和同胞之感,引起故乡情感的共鸣。推荐共赏。【:湖北武戈】【江山部精品推荐】
1楼文友: 15:19:5 地方戏必须葆有地方特色,其主要体现在地方语言特色方面,就如京戏里不能出现吴侬软语一样。老娄老师的建议是至关重要的。 与江山作者共同成长!
2楼文友: 19:41:41 恭喜获得精品,继续创造辉煌! 与江山作者共同成长!
楼文友: 21: 8:02 有独特见解!拜读!
丹东白斑疯医院颈动脉多发斑块烟台白癜风治疗费用
- 上一篇: 藩国1记得当时年纪小
- 下一篇 藩国徐志摩微诗歌大赛启动
-
广东省2019届普通高校毕业生系列供需见
2019-07-16
-
望都县中医医院举行院前急救应急演练
2019-07-06
-
苹婆的功效与作用
2019-07-01
-
玉簪根的功效与作用
2019-06-28
-
基本公卫中医药项目启动试点
2019-06-26
-
中医介绍健脑提高记忆力的养生食谱
2019-06-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