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中医美容

改小米一加们再战印度背后有六大危机

中医美容  2020年08月16日  浏览:5 次

小米一加们再战印度 背后有六大危机

由于国内智能市场增速的逐年放缓,厂商开始在新兴市场寻找机遇,而印度正是他们最为看好的突破口。

过去这一年,几乎所有国产一线厂商都瞄准了印度,既包括老牌中华酷联,又有小米、金立、荣耀、魅族、一加、乐视等品牌。无独有偶,还有一些供应链厂商也在观察着印度市场的一举一动,似乎在寻求着新一轮产业链的爆发点。

为何走出去?因为国内市场已接近饱和

近些年中国市场的高速增长拉高了全球智能的整体出货量,然而如今国内消费者已经从首次购入智能变为存量换机的阶段。国内竞争压力加剧令不少中小型厂商甚至是元器件供应商出现亏损甚至出局的现象,为了继续生存,他们不得不在海外背水一战。

从起初的群雄争霸到今天的寡头为王,行业的门槛已经不再是想进就进、想出就出,同时现有的厂商之间的竞争也会进一步加剧。

正如我们所看到的,2016年国产新品不断。小米、乐视开始在MWC的舞台上崭露头角;华为也刚刚在伦敦召开发布会推出了全新旗舰机型华为P9;魅族则疯狂开启了一个月三场演唱会的节奏。另外一边,拥有线下渠道优势的OPPO、vivo、金立也都相继发布了自家面向中高端市场的新机型。

如果说国产厂商之前是从机海战术过度到精品策略,那么现在要比拼的将会是谁的升级迭代速度更迅速。因为国内用户正在经历快消品式的换机过程,如何抓住它们下一款是厂商需要思考的难题。这也是为什么国内厂商注重高端市场的原因,毕竟用户需要的是一种体验层面的质变,入门机型显然无法满足需求,也无法为厂商带来丰厚的利润。

国产市场格局一直在潜移默化地转变着,曾经的霸主中华酷联逐渐变为华为、小米、OPPO、vivo为主导的品牌。此前有国内厂商海外负责人表示,如果只关注国内市场势必会引发生存难题。PC市场曾经也经历过同样的命运,那些没有国际化的厂商如今早已销声匿迹。

该走向哪里?增速最快的印度市场最合适

此前调研机构IDC公布数据表明,经过多年双位数的年增长后,过去这一年全球智能的整体出货量首次降低到个位数。IDC报告显示,2015年全球智能的出货量仅增长9.8%达到14.3亿部,同时IDC也预测未来市场增速会继续放慢。不过印度市场的销量已经占到全球整体销量的13%,也将成为未来五年全球增速最快的国家。

印度发展速度要比欧美甚至是国内都慢了许多,但作为世界上人口第二大的国家,印度经济的快节奏上行带动了一部分市场需求量的增加。只是现阶段印度大部分地区缺乏通信基础设施的支持,因此仍有很多3G用户没能过度到4G络。有数据统计,印度市场200美元以下的智能更受欢迎,甚至占据了整个智能销量的80%。

目前印度人口达到12.5亿,用户超过70%,这部分用户多数是功能机用户。可见越来越多的人会经历从功能机过度到智能这个过程,这和几年前的中国市场类似。相比欧美日韩那些成熟的海外市场,印度专利监管制度也不太完善。

根据Counterpoint Research的数据显示,2015年中国品牌在印度市场份额占比已经达到了18%,这直接导致印度品牌市场份额降至43%,下降了5个百分点。国产的性价比成为了攻占印度市场最重要的武器。

消息人士曾透露,印度部分自主品牌多数是贴牌代工生产,比如Micromax此前生产的是由中国厂商代工。现如今国内厂商反过头来大举进驻印度本土市场,产能上的制约很大程度上会让这些印度本土企业面临内乱转型的风险。

血拼印度市场背后的六大危机

国产厂商高举进军印度市场大旗的背后,其实也在面临成长的烦恼。除了印度本土厂商的竞争压力外,苹果、三星、索尼的提早站位、印度政策调整或者被连续攻击、利润微薄问题以及渠道上的不完善日渐凸显,这也给国内厂商进军海外带来了种种水土不服。

1、印度政府加强产权监管力度

此前小米曾经因为与爱立信的专利纠纷被印度禁售。另外一边,一加也曾因为使用CM系统在印度遭受到同样的待遇。虽然都是一些微不足道的小问题,但背后折射出印度政府为了保护自主品牌正在加强对这些海外品牌的产权监管力度,这对于国内厂商来说并不乐观。

2、进口税率不断提升

印度政府一直鼓励和零部件实现印度的本地制造,因此将移动设备的进口税率由之前的6%提升到12.5%,未来关税可能会进一步提升至17%,但倘若是印度制造的关税却只有1%。联想到曾有调研机构数据显示,在印度90%的海外品牌还未开始盈利。

这个问题也要辩证来看,一方面是这会增加国产制造成本,但另一方面却为国内供应链厂商指明了道路。动作较快的例如富士康已经在安得拉邦建立了自己的本地工厂,为合作的国产厂商实现了Make in India的目标。国产厂商想要在印度生产,很大程度上要依赖于自身开设的工厂或是那些在印度开设工厂的供应链厂商,难度之大可想而知。

3、运营商与本土厂商压制

其他压力来自于印度运营商与本土厂商对国产品牌的打击。印度当地比较知名的品牌包括Micromax、Intex、LAVA、Karbonn等。每年CES以及MWC展会上这些品牌都会亮相并推出一系列新机型。就算国产的低价策略会对这些印度本土厂商带来一定的影响,可一旦比拼运营商补贴,这些印度本土品牌就会大大获益。

4、电子商务业务受阻

国内厂商布局海外仍然是复制国内市场的玩法,想依靠电商不断推出具备高性价比赢得市场份额。不过有相关资料表明,印度规定那些在国外上市的海外公司若想要在印度发展电子商务,必须在5年内用26%的股权支持印度政府才能进入到B2B领域。对此国内厂商普遍的做法只能是采用合作模式发力线上。

5、渠道市场鱼目混杂

类似的麻烦还少不了渠道问题。曾有印度当地媒体报道,印度90%的智能都是通过水货店销售的,正规的电器卖场只占据10%的份额,这种复杂混乱的渠道规则也导致国产品牌短期内难以适应。虽说在当地开更多的线下直营店是个好办法,但前提是你要有自己专属的工厂扶持,当然还要有足够多的启动资金。

6、缺少核心专利与技术创新

相比苹果、三星这样的国际巨头,国产厂商最大的短板仍然在于没有自己的技术专利,这样就无法触及供应链的最顶层,最终导致产品没有太多差异化,然而获得专利往往又需要长期的研发积累。当然不排除一些底蕴雄厚的企业能通过并购那些拥有众多专利的公司短期获利。

在硬件配置难分高下的今天,国内厂商的运作模式在印度市场仍然水土不服。印度更需要的是一种复合型的因地制宜策略,不仅是技术积累、渠道管理,而且也包括营销推广、品牌增值等层面,深入研究印度当地的政策国情以及用户本土化需求同时增加创新意识或许能帮国产厂商走得更远。

关注ITBear科技资讯公众号(itbear365 ),每天推送你感兴趣的科技内容。

特别提醒:本内容转载自其他媒体,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赞同其观点。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本站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及连带。如若本有任何内容侵犯您的权益,请及时联系我们,本站将会在24小时内处理完毕。

信阳看白癜风哪家医院专业
三亚白癜风专科医院
宿州妇科医院哪家好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