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中医美容

破解在港点心债人民币债券资金回流之谜吗

中医美容  2022年01月28日  浏览:2 次

郭兴艳

继去年夏天首轮热潮后,今年香港离岸人民币债券发行出现二度“井喷”。俗称为“点心债”的离岸人民币债券,因人民币升值预期和融资成本低,受到投资者和发行人的追捧。在内地资金面告紧的情况下,香港离岸市场募集资金可谓及时雨。而募集资金如何回流,“点心”好吃能否消化,再度成为关键问题。

境内金融机构

“点心债”回流无阻

除了迅速适应北京的气候与环境以外 《华尔街》6月8道称,首次批准(,)可以把在香港发行人民币债券所筹集到的约105亿元人民币回流至内地,并投资于内地债市。

接近中国银行“点心债”承销团队人士昨日向《第一财经》表示,作为境内金融机构到港发行人民币债券,中国银行应该且必须将发行“点心债”筹集的资金调回境内。事实上,央行和国家发改委2007年6月发布的《境内金融机构赴香港特别行政区发行人民币债券管理暂行办法》明确规定:“境内金融机构应在发行人民币债券所筹集资金到位的30个工作日内,将扣除相关发行费用后的资金调回境内,资金应严格按照募集说明书所披露的用途使用。”

资料显示,从2007年9月至今,中国银行在香港先后发行6次“点心债”,共筹集资金110亿元人民币。最近一次发行是去年9月30日,按照上述央行和国家发改委的规定,也应早将资金调回境内。

至于资金如何使用,上述承销团人士称,募集说明书里仅以“公司用途”进行描述,他对具体使用情况并不知情。

红筹企业

个案审批

对于资金面同样紧张的内地大型企业来说,在香港发行“点心债”筹集资金不失为良策。中银国际香港研究报告显示,截至今年5月25日,香港人民币债存量达844亿元,其中2011年至今的香港人民币债券发行量为286亿元。

286亿元,占去年香港人民币债发行总量358亿元的八成。德意志银行大中华区董事总经理及首席经济学家马骏向本报表示,现在800多亿元未到期的人民币债券中,发行人70%左右是中资机构包括财政部和大型国企等,外资发行人仅占很小部分。他认为这一结构应产生变化,境内发行主体比例应下降。资料显示,目前国际发行体共17家,包括麦当劳、卡特彼勒等。

境内金融机构筹资不愁回流,而红筹企业发行人包括合和基建、(,)、(,)地产等,则需要按个案批准的方式进行。两次发行“点心债”共人民币19.8亿元的合和公路基建,其发言人昨日向本报表示,合和在发债前已获得外汇管理局批准将资金回流,主要用于母公司合和实业在内地基建项目。“我们自去年年中便分批,视乎项目需要将资金汇回内地。”她说。

民企发合成式人民币债券

绕道融资

但对于最缺资金的民营企业,特别是房地产企业来说,在港发行人民币债券资金无法回流,只能望梅止渴。然而,合成式人民币债券这一创新型产品,便可解决这一难题。以人民币计价,但以美元结算的合成式人民币债券,近来已成为离岸人民币市场的新星。

中银国际香港的一份报告指出,到目前为止,内地与香港的地产开发商成为发行合成式人民币热潮中的领头羊。

报告称,从发行人的立场来看,发行合成式人民币债券可锁定香港相对便宜的人民币融资成本。而更重要的是,由于合成式人民币债券以美元结算,发行人可利用现有的政策规范和流程,将发行美元债券融得的美元资金汇回内地。这一方式,可谓一举两得。既可取人民币债券融资成本较低之利,又可合法规避人民币债券融资汇回内地需要个案审批之弊。

报告显示,恒大地产今年1月同时发行两批合成式人民币债券募集资金,募集资金高达人民币92.5亿元,票面息率分别达到7.5%和9.25%;另外,佳兆业也在今年3月发行20亿元合成式人民币债券,票面息率为8.5%。

值得一提的是,合成式人民币债都是高息债,大大高出纯人民币债券2~4个百分点的票面息率。不过即便如此,在内地融资成本普遍偏高的情况下,更多民企特别是房地产企业还是趋之若鹜,“点心债”火爆势将延续。

东营有专业白癜风医院吗
汕头哪里的白癜风医院好
南京好白癜风医院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