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中药常识

夏季养生实用小妙方

中药常识  2019年12月28日  浏览:4 次

  夏季,从立夏之日起,经历小满、芒种、夏至、小暑、大暑六个节气,一般指阴历4~6月。这个季节,我们在紧张而忙碌生活的同时,还应顺应大自然 春生、夏长、秋收、冬藏 的节奏,合理正确地调理身体。针对夏季常见的热伤风、中暑、心烦失眠、急性胃肠炎,本文整理了几个夏季养生小妙方,助您安心一夏。

  《黄帝内经》中描述夏季特点: 夏三月,此为蕃秀,天地气交,万物华实。 意思是,夏天是大地万物繁荣秀丽的季节,此时,气候炎热而生机旺盛,人体新陈代谢加快,阳气外发,伏阴在内,气血运行也相应地旺盛起来。《理虚元鉴》里指出: 夏防暑热,又防因暑取凉,长夏防湿。 因此夏季调养应注意以下几点:

  清热消暑。夏日气温高,暑热邪盛,人体心火较旺,因而可多用具有清热解毒、清心火作用的药物代茶饮,如菊花、薄荷、金银花、连翘、荷叶等来祛暑。

  补养心肾。中医认为,按五行规律,夏天心火旺而肾水相对虚衰,因此要注意补养肾阴。可选用枸杞子、生地、桑葚等,防出汗太过,耗气伤津。

  健脾除湿。湿邪是夏天的一大邪气,加上夏日脾胃功能低下,人们常感觉胃口不好,容易腹泻,出现舌苔白腻等症状,所以应常服健脾利湿之物。一般多选择健脾芳香利湿之品,如藿香、莲子、佩兰等。

  冬病夏治。即夏天人体和外界阳气盛,可用内服药配合针灸等外治方治疗冬天好发的疾病。如用药膏贴在穴位上,治疗冬季哮喘和鼻炎。

如何判断宝宝吸收不好
怎么微信制作小程序
宝宝感冒反反复复老不好
友情链接
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