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中药常识

脾胃虚弱所致的孕吐

中药常识  2020年01月16日  浏览:5 次

脾胃虚弱所致的孕吐,怎么治?

脾胃虚弱所致的孕吐,怎么治?

李某,女,30岁,已婚。

初诊:2003年11月18日。

主诉:孕63天,恶心呕吐半月。

病史:患者既往月经规律,末次月经2003年9月16日。孕49天时开始出现恶心、厌食等早孕反应,因平素胃肠功能不佳,未重视及治疗,呕吐逐渐加重,每日由1~2次,逐渐增加至4~5次,反复发作。目前偶可少食,但食后不久即吐,常呕吐尚未消化之食物,或夹痰涎,或唾涎沫,故来就诊。

现症:孕63天,恶心呕吐,吐食物或痰涎,甚至食入即吐,伴胃寒胃痛,喜暖喜按,畏寒肢冷,夜眠欠佳,头晕乏力,小便频数,大便溏。

查体:舌质淡,苔少,脉弦滑而沉。形体中等,查体合作。

理化检查:

1.尿常规:尿酮体(+++);血常规:白细胞6.2109/L。

2.肾功能检查:血肌酐101.7mol/L。

3.B超检查:子宫增大,宫内妊娠囊大小3.0cm3.0cm2.8cm,胎芽(+),胎心(+)。

诊断:

中医诊断:妊娠恶阻(脾胃虚弱证)。

西医诊断:妊娠剧吐。

辨证:脾胃素虚,孕后冲脉气盛,冲气上逆,胃失和降。

治法:健脾和胃,降逆止呕。

处理:

1.嘱患者半流食。

2.方药:党参15g,白术15g,山药25g,白芍15g,姜半夏10g,橘皮15g,扁豆10g,砂仁10g,茯神15g,木香10g,桂枝10g,炙甘草10g。4剂,伏龙肝水(或新红砖水)煎药取汁,少量多次频服,并服药前生姜汁点舌。

二诊:2003年11月24日。

用药后,恶心减轻,呕吐次数日均减少1~2次,饮食量较前增加,夜眠较前改善。

理化检查:复查尿常规:尿酮体(++),余(-)。

查体:舌质淡红,少苔,脉弦滑略细。

处理:

1.半流食。

2.方药:固守前方,上方去桂枝,再6剂。

三诊:2003年12月1日。

服上药后自觉症状明显减轻,纳食渐增,呕吐缓解。

查体:舌脉同前。

理化检查:

1.复查尿常规:尿酮体(+/-),余(-)。

2.复查超声:子宫增大,宫内探及一胎儿,BPD:2.2cm;CRL:3.5cm;胎心:163次/分,胎动(+),羊水径线2.9cm,胎盘附着子宫后壁。

中病即止,停止药物治疗,嘱其饮食调理,忌食辛辣等刺激性食物。

按语

如前所述,妊娠剧吐是妊娠期特有疾病,常由早孕反应发展而来。大多数的早孕反应可在孕12周后自行停止,不停止者主要与患者的体质因素密切相关,因孕后都存在着阴血偏虚,阳气偏亢病机,大多数孕妇不发生疾病,乃其素本气血调和,能够适应孕期身体的变化,而发病者则素本气血偏盛偏衰,或孕期感受外邪,加之孕期的特殊体质,易发生妊娠期疾病。

本案患者即素本脾胃虚寒,加之孕后阴血聚下养胎,肝血愈虚,肝火愈旺,肝火夹冲气上逆,乘侮脾土(胃),胃失和降而致妊娠剧吐。治疗以健脾和胃、降逆止呕为主,方选香砂六君子汤和理中汤,温胃止呕,理气安胎。方中党参、白术、山药健脾和胃,白芍养血柔肝,姜半夏、橘皮、炙甘草温胃止呕,扁豆健脾化湿,砂仁、木香理气安胎,茯神养心安神,桂枝温阳化气。诸药合用,共奏健脾和胃、化湿止呕、理气安胎之效。

杨老指出,本方应用桂枝,依据是《金匮要略妇人妊娠病脉证并治》所云:妇人得平脉,阴脉小弱,其人渴(呕)不能食,无寒热,名妊娠,桂枝汤主之。桂枝其味辛、甘,性温,归膀胱、心、肺经,虽为解表药,但本方用之取其温经通阳、平冲降逆之功。患者畏寒肢冷有寒征,虽为妊娠恶阻,但其脾胃虚寒兼有表寒,故应用桂枝是在调和营卫散寒的同时助姜半夏、橘皮、砂仁、炙甘草温胃降逆止呕,且中病即止,不久用则不会损伤胎元。扁豆是经常吃的食物,其味甘入脾、胃经,是一味补脾而不滋腻、除湿而不燥烈的健脾化湿良药,妊娠期应用安全性极好,药理研究显示,扁豆有良好的抗菌、抗病毒作用,又可以提高细胞的免疫功能。

小孩挑食厌食怎么办
安阳白癜风医院咋样
邯郸治疗男科医院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