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中药常识

素言减肥

中药常识  2020年03月09日  浏览:3 次

素言:我的中医之路

我学中医是很偶然的事情,因为我复旦附中毕业时以后,没有直接进大学,当时高考还没有恢复。工作三年以后第一次恢复高考,我参加了高考,然后进入上海中医学院,之后进行五年的学习。其实当时对中医一窍不通,也没有这个概念,总以为中医很深奥。当时因为我们是第一届,很多老三届的同学,我们学习都非常努力、非常刻苦。大家觉得这个机会来之不易,所以我们基本上是三点一线吧,寝室教室还有食堂几乎每天是这样,星期六星期天也很少回家,主要是在看书,因为中医很多东西是要背的。有的老师也和我们说,先把它背下来然后再逐步理解,现在看来呢这句话是很有道理,因为有很多古书上的一些资料很难一下子搞懂。到第三年的时候,已经对中医有一些概念,那时候学习下来主要是对现代医学比较理解,因为它直观、可见,有的时候讲的通。所以那个时候在西医方面我们都学得很好,像病理、药理、生化、解剖的这些我们都的学的不错。中医理论这块我们很有兴趣,但是难度也很大,到了三年级以后我才觉得这个非常非常好,他把中药、中医基础、临床都连成一片。接触临床以后就觉得中医基础非常重要,中医理论非常重要,那时毕业以后,我是在一个学校里面从事中医教育。中医有感觉的时候,其实是在大学三年级以后,因为基础理论都学了,然后接触临床以后,也的确看到很多老师、名老中医专家他们临床的这个治疗方法都是很突出中医的这个特色,那时我是在龙华医院实习,当时这个龙华医院的急诊,都是很多名老专家在这里挂帅。所以救护车送来的急症病人,他们首先都是用中药的。现在你看我们的这个医院急诊基本上都用西药,所以说老专家他们心中有数,因为他们在长期的临床当中有丰富经验。大学毕业以后,其实很简单就想当一个中医医生。那个时候已经开始相信中医是非常好的,但是很可惜我去当老师了。当然这个当老师的期间,我也是一直在临床,因为教学需要,临床要带教,然后自己也要看门诊,所以这段时间里面其实是教学临床并重。然后我也编了不少书,像中医基础理论、方剂学。这是我当时在学校的时候编写的,这些巩固了自己的理论,随着临床的时间延长以后,对中医的理解和体会就更深了。学习中医,我觉得很重要的一件事,就是你需要有一个好的老师。自学很重要,专业也很重要,但是关键是要有指点,要老师指点。没有一个好的老师指点,或者是有些他不是用中医思维,或者他曲解了一些中医的理论,这样出来的就是很危险的,或者说会影响你今后的这个中医道路。我的老师原来是在黄浦中医院,是上海市非常出名的伤科专家,石仰山先生,是上海的名老中医,这次申报了全国第二批国医大师。我跟他的时间不长,但是他有些基本的观点对我影响很大。所以我觉得学中医,首先要有一个正确的指导和学习方法,然后需要比较系统的去认识中医,而不是只从某一点看中医,这样是看不好的。上次在复旦的讲课的时候,我也讲过,现在社会上这个学中医热是好事情,但不能偏离中医的方向,或者是把中医神化了,这些都是对中医不利的。有一些人,就是为了他自己的利益把中医说的神乎其神,一过头,肯定是真理过了头也变成谬误了。其实中医也是很朴素的,它就是从自然界中、人们的生活实践当中总结出来的,它并不玄,不要把中医讲的非常玄。比如看命相,这些东西都把中医引导到错误的方面去了。现在特别是我们一些同学,他不是系统的学中医的,而是自己爱好的,我建议大家能够静下心来,看几本比较经典的一些著作,比如像《伤寒论》、《温病条辨》,像这些比较经典的、系统论述中医理论的书籍,这些专著是有帮助的。并不是说看的书越偏越好,这个人家都没看过我看了就觉得好,这个可能是一种误导。所以在临床上看书很重要。但是更重要的,中医是实践,是要看病、是要去认识病人、认识疾病的过程。就把经典学到的一些处方,古人的一些思维方式用到临床上来,这才是最根本的。同学们如果是对中医很感兴趣,我觉得可以学点基础的文献资料,研究一下中医的发展史,知道中医是怎么一路走过来的,它是在夹缝中求生存啊!

宝宝不消化吃什么好宝宝脾虚怎么办宝宝积食吃什么消化不良疱疹性咽颊炎痒怎么办无锡牛皮癣医院哪家好白带发黄该用什么药

心动过速有危害吗
甘油三酯高危害
金戈和希爱力区别是什么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