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中医诊断

藩国秦晓宇谈海子胡汉合流的诗意

中医诊断  2020年07月15日  浏览:1 次

秦晓宇,诗人、诗话作家,呼和浩特人,生于1974年12月。著有《七零诗话》一书。

主 题:《海子:胡汉合流的诗意》

时 间:2009年5月24日 下午 :00

地 点:上苑艺术馆图书馆

主 讲:秦晓宇(诗人)

人员参与:上苑艺术馆·国际创作计划-驻馆艺术家。

特邀请:批评家何三坡、诗人北塔、艺术家郭盖、徐忠平、美国诗人阿法、梅丹理、意大利汉学家玛丽、香港学者戴萍……

海子,胡汉合流的诗意(提纲)

海子无疑是新时期以来被评论最多的一个诗但千万别在床上用品上吝啬人,在骆一禾看来,他是“诗歌烈士”;在朱大可看来,他是“诗歌先知”;在燎原看来,他是“麦地之子”。此外,“乡村知识分子”、“青春期写作”、“史诗情结”也是他身上醒目的标签。最近,臧棣更是指出,与其说海子是个“倾向于死亡”的诗人,不如说他诗歌的核心是复活,“通过诗歌的行动,从生命主体和生存情境两方面复活我们的生命形象”。众说纷纭中,有一点却被评论家忽视了,那就是草原文化对于海子诗歌的不亚于农耕文化的构成意义。海子诗歌理想中的“民族性”,往往被简化成汉族性,而实际上,游牧文明与农耕文明对峙、冲突、交流与融合的漫长过程,才是中华民族的完整历史,这两种文明的美学融合,才是完整的民族性格。以西方诗歌精神整合这两种文化经验,才构成了海子所追求的“民族与人类结合”的“大诗”。

从明天起,做一个幸福的人

喂马,劈柴,周游世界(游牧)

从明天起,关心粮食和蔬菜(农耕)

以及

“两个北方戴上的是同一个头颅”(头颅这里指太阳)

——《太阳·大扎撒》(大扎撒是成吉思汗法典)

“千年后我再次拥有祖国的稻田……天马读者就读不到好书了。”北大出版社市场营销中心业务主管杜焕庆对此忧心忡忡。踢踏”

——《祖国,(或以梦为马)》

让镰刀平放

丰收的草原

——《秋天》

青麦地像马的仪态

——《晨雨时光》

海子关于草原、马的诗篇,绝不少于他书写村庄、麦地、麦子的诗篇(甚至前者的杰作更多),更独特的是,他有一种融合的诗歌愿望,像上面的诗句所给出的,就是一种游牧文明与农耕文明交辉互涉的景象,一种胡汉合流的诗意……

(实习:李明达)

临夏白癜风好的医院
武威治疗白癜风医院
松原白斑疯医院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