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中医诊断

艾克拜尔米吉提目览两个世纪的人

中医诊断  2020年08月10日  浏览:3 次

- 0 艾克拜尔 米吉提 最后一位现任外裔全国政协委员沙博理先生走了。将近99岁的他,其实目览了两个世纪。他深邃的目光洞察着这个世界。也许,他这一走就带走了一个时代,不知何时会有新的外裔政协委员走进政协。

沙博理先生1915年12月2 日出生在美国纽约一个犹太人家庭,青年时期毕业于圣约翰大学法律系。他参加过第二次世界大战,成为美国陆军一名高射炮士兵。后来由于时局的需要,美国决定培养一批军人学习世界语言,沙博理被派去学中文和中国的历史文化。由此他的一生与中文和中国文化结下不解之缘,甚至预示着他的生命将在中国大地上生根、开花、结果,最终回归这一片土地。但在当时,这一切对沙博理本人来说,都是一个浑然不知的未卜未来。二战结束,退伍后的沙博理用退伍津贴先后进入哥伦比亚大学和耶鲁大学继续学习中文和中国历史文化,持续9个月时间。

1947年4月,沙博理抱着 到中国看看 的初衷,带着仅有的200美元孤自一身来到上海,令他始料不及的是,从此便在中国扎下了根,一晃过去了67个年头,竟然走到了生命的尽头。当年,沙博理刚来中国就结识了上海著名演员、进步作家凤子,由同情进步活动转而投身中国革命,第二年两人结为夫妇。在她的帮助下,沙博理汉语水平迅速提升,而且对中国文化有了更加深入的了解。沙博理曾经说过: 因为凤子,我才能适应并且心满意足地生活在中国。她已成为我的中国。凤子、Phoenix、我的中国的凤凰。我爱上了凤凰,也爱上了中国龙。 1949年10月1日,夫妇俩应邀在天安门观礼台参加开国大典。从此沙博理决定留在中国,投身于中国的发展和一种新的生活。1951年他在对外文化联络局工作,1954年后便在外文出版局人民画报社任职。沙博理先生1952年开始发表译作,1956年第一本译著出版,迄今翻译了《家》、《春蚕》、《小城春秋》、《铜墙铁壁》、《平原烈火》、《新儿女英雄传》、《保卫延安》、《林海雪原》、《李有才板话及其他故事》、《柳堡的故事》、《创业史》、《我的父亲邓小平》等20多部1000多万字中国文学作品。他先后出版和发表了《一个美国人在中国》、《四川的经济改革》、《马海德:美国医生乔治 哈特姆在中国的传奇》、《我的中国》等作品。另外,整理编译《中国古代犹太人:中国学者研究文集点评》、《中国古代刑法与案例传说》、《中国文学集锦:从明代到毛泽东时代》等著作。其中享有盛誉的是他翻译的中国古典名著《水浒传》,这部英译本被认为达到了 信、达、雅 佳境的精妙之作。他曾说: 翻译中国文学是我的职业,也是我的乐趣。它使我有机会去 认识 更多的中国人,到更多的地方去 旅行 ,比我几辈子可能做到的还要多。 通过他的译笔,向世界展示了丰厚的中国形象,也由此获得了 彩虹翻译奖 、 国际传播终身荣誉奖 、 中国翻译文化终身成就奖 、 影响世界华人终身成就奖 等诸多奖项。

196 年,沙博理先生由周恩来总理批准加入中国国籍。自198 年离休后担任第六届全国政协委员以来至第十二届连任六届。他始终积极参政议政,常到全国各地考察,对一些问题提出提案,在全国政协大会上代表外裔委员发言,履行政协委员职责。应当说,沙博理先生是中国人民跨世纪的朋友。

我第一次、也是最后一次见到沙博理先生,是在201 年两会期间,几位委员代表出版界前去看望因身体原因未能到会的他老人家。那一天,他见到我们很高兴,爽朗地笑着说,对我来说,生命可能还有几年,几个月,几天,或者几个小时。但是这不要紧,要紧的是,还能和你们这些新老朋友们相见。豁达的心境,坦荡的胸怀,让我们肃然起敬。老人家将毕生的智慧、情感和爱奉献给了这片大地,也由于他译著和作品的影响力,成为了中国文化和中国文学对外宣传的标志性人物。

智者已逝,风骨永存,我们怀念可亲可敬的沙博理先生。

小儿厌食的病因
儿童皮肤瘙痒用什么外用药
遵义治疗白癜风医院在哪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