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中医诊断

春困咋办中医支招缓解春困

中医诊断  2019年09月08日  浏览:9 次

  摘要:春天万物复苏,天气逐渐回暖,很多人此时却有困倦和疲乏的感觉,睡觉睡不醒,日间易犯困,昏昏沉沉地工作没精神,俗话称“春困”。到底为什么会出现春困?怎么做才能远离它呢? 春困不是病

  春困秋乏 ,这是人体随气候变化而产生的自然反应。所以春困不是病,是由于自然气候变化、气温回升而产生的一种暂时生理现象。在这种环境下,人体各个部位的血管是扩张的,大脑的供血相对情况下是比较少的,因此容易产生困乏。

  还有冬季里,因紫外线及阳光照射不足,机体内缺少足够的维生素D,使得机体的免疫力和工作能力降低了许多。加上维生素摄入也少,所以当春天来临的时候,身体功能大多处于半昏睡状态。

  古人解困有妙招

  古时候,人们对解春困就有独到之法。药王在典籍《养生铭》中有这样一段话: 亥寝鸣云鼓,寅兴漱玉津。妖邪难犯己,精气自全身。 其中就包括解春困两种方法。

  其一为 鸣云鼓 ,就是震动耳朵。其原理为肾开窍于耳,肾的功能出了问题,首先会反映于耳,通过护耳、增强耳的功能,可以达到护肾、强肾的作用,有效收敛神气、补益肾气、安神促眠。并且对保护听力有直接作用,避免人过早出现耳鸣、耳聋的情况,预防人听觉系统的早衰。方法为以双手之手掌遮盖双耳,用双手的中指和食替敲打后脑勺。时间亥时为宜,即夜晚的时。每晚一次,每次分钟。

  还有一种为 漱玉津 ,就是咕嘟唾液。 玉津 是对唾液的别称。孙思邈认为,唾液为养人之物,与人的寿命有关。它的分泌主要是在清醒状态下进行的,中午和进食时是分泌的高峰期,夜晚入睡时几乎不分泌。晨漱玉津,更有提升中气、养精蓄神、保护、防止蛀齿、杀灭细菌。因此,早晨起床后人们往往有口咽干燥之感。有人把早晨一杯凉白开水作为养生的一种方法,这也不无道理,与孙氏提出的起床前 漱玉津 的方法具有渊源关系。方法为紧闭口唇,反复用舌在口腔内吐漱,然后慢慢咽下。时间寅时为宜,即凌晨 -5时。每日一次,每次口。

  另外,每个人应该根据自己的不同体质,阳气的盛衰,遵循、顺从自然规律,兼顾饮食、运动、心态、生活习惯、气候、环境等因素,坚持有规律的健康生活方式,才能使五脏安康,五伦有序,自然会达到最佳的养生效果。

  一、运动刺激巧对春困。

  春日环境比较优美,一派生机。此时应多走出室外活动,进行一些适合自己的体育锻炼,可以使人体呼吸代谢功能增大,加快机体对需氧量较高要求的调适,春困便会自动解除。

  二、视觉刺激巧对春困。

  尽量使自己工作与生活的地方明亮清爽,还可增添些艳丽和富有生机的饰物,以刺激视觉神经。休闲时去郊游踏青,生气勃勃的大自然会通过你的视觉加快机体调节,以适应春季气温上升的气候。

  三、听觉刺激巧对春困。

  人们在独自一人时最易困倦,因此春天要多交际,可和朋友一起谈天说地,会有很好的解困效果。经常听些曲调优美明快,有刺激振奋人心作用的音乐或是歌曲,或是多听一些相声、笑话,都会使人听觉兴奋而缓解困意。

  四、嗅觉刺激巧对春困。

  春困时可以通过使用风油精、香水、清凉油、花露水闻其气味而刺激神经减轻困意。最好能种养些有芳香味又可提神的时令花草,并使工作间隙增加点劳作也可压制春困倦意。合适时还可在室内使用空气清新剂或负离子发生器,它们都有助于提神醒脑。

  温中醒脾,和胃降逆,芳香化浊,消导化食。用于萎缩性胃炎,浅表胃炎及其他性胃炎,胃窦炎及伤食湿重引起的消化不良等症。

小孩健脾的食物
宝宝一只眼睛眼屎多
小儿积食是怎么回事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