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中医丰胸

专家揭自来水含避孕药内幕称量少无害

中医丰胸  2019年12月29日  浏览:3 次

  目录:

  第一章:专家揭自来水含 避孕药 内幕 称量少无害

  第二章:我国自来水如化学元素表

  第三章:谁给中国自来水 下毒

  编者按:自来水是我们每天生活必须的饮品,但是近日一则微博爆出中国自来水含有避孕药?这是怎么回事呢?我们还能喝它吗?自来水合格率有多少?下面给大家解开 避孕药 自来水真相,赶快到下文看看。

  专家揭自来水含 避孕药 内幕 称量少无害

  自来水中含有避孕药?昨天微博认证为 原美国夏威夷大学环保专家董良杰 的友发了一条微博: 中国是避孕药消费第一大国,不仅人吃,且发明了水产养殖等新用途。避孕药环境污染可导致野生动物不育或降低再生能力。学者对饮水里雌激素干扰物研究发现,2 个水源都有,长三角最高。另外,它们作为持久污染物,一般水处理技术去不掉;人体积累,后果难料 此条微博一出,立即在上被疯传,到晚上6点,这条微博被转发了7800多次,评论也达1 00多条。喝水就会导致 不孕不育 ?这让很多友感到有些可怕。

  点击图片直接进入下一页

  昨天,本报采访了医学和环保毒理学的专家。专家们则表示,水环境中的雌激素含量微乎其微,可以忽略不计。目前还没有任何研究证明,水中雌激素进入到人体后会对健康产生负面效应。

  【研究】

  国内六大水系雌激素污染比其他国家高

  通过查询得知,董良杰微博中的结论出自于中国《环境科学学报》(英文核心期刊)2月份的一篇名为《对于雌激素干扰中国水源污染问题的评估》的文章。文章提到,调查了中国六个主要水系的2 个水源样本,所有提取的样本都包括重要的环境雌激素。文章还比较了中国和德国、希腊、葡萄牙、美国、澳大利亚和韩国的水环境,发现中国六大水系中所含的主要雌激素都比其他国家要高。

  南京大学环境学院孙成教授告诉,目前雌激素主要有六七种,其他一些浓度低效应小的有上百种。

  水中的雌激素让鱼儿都 女性化 了

  南京环保专家告诉 自来水中的避孕药 只是一个通俗的说法,专业说法应该称作 环境雌激素 ,统称为内分泌干扰素。

  河海大学一位环境学博士表示,大量的野外调查和实验证明,生活在这些 环境雌激素 中的鱼类调节机制紊乱,并扰乱生育、生殖系统。这些鱼类如果长期生活在雌激素环境下,会导致 雌性化 。比如性别比率的改变,鱼类和水中的其他野生生物生育能力和受精率都降低等。

  【南京】

  109项长江水 体检 不含雌激素监测

  长江水是南京市民饮用水的最大来源,南京环保局的工作人员告诉,每年环保部门都要对长江水进行 体检 。

  主要的监测项目有24项常规指标。从监测结果看,基本上长江能够稳定达到三类标准,而集中式水源地的水质更是达到国家二级标准。 除了常规的24项 体检 ,对于饮用水源地的监测更是严格,检查项目多达109项。发现,其中包括了富营养化指标,汞、砷、铅、镉等重金属指标以及甲醛、苯、酚等化学物质,不过雌激素监测不在内。工作人员说,水环境雌激素情况较复杂,目前国家也没有统一的标准,并不能作为官方评价水环境的指标。从这109项长江饮用水 体检 指标看,饮用水是安全的。

  供水部门:雌激素干扰物目前他们没法检测

  昨天联系到了南京市自来水总公司相关负责人,他表示,水源含有雌激素干扰物的说法由来已久,不过对此并无定论。

  目前南京市自来水总公司水质检测还无法检测这一项目,从设备到技术上也都达不到检测这一项的要求。

  供水专家坦言,通过一般水处理技术确实去不掉这一类激素。

  环境雌激素对健康有无危害?

  要看含量有多少!

  南京大学环境专家告诉,环境雌激素的确存在,包括天然的和人工合成的。但水中的雌激素含量微乎其微,到目前为止,对于人体健康效应有多大影响还没有定论。 环境激素 是否对人有伤害,要看含量有多少。

  2010年,国际上一家环保组织发布报告称,在对取自重庆、武汉、南京、马鞍山4个城市的鲤鱼和鲶鱼做检测时,均测出被称为 环境激素 的壬基酚和辛基酚,而这两种物质可导致雌性性早熟等性发育和生殖系统问题。当时现代快报也采访了相关环境专家,他们都纷纷作出回应,部分野生鱼确实存在激素情况,但激素含量不足以危害人体健康。

小儿氨酚烷胺颗粒能吃多久
宝宝上火的症状有哪些
宝宝健脾助消化吃什么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