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理大陆核废料治理新模式渐显
中医丰胸 2020年09月22日 浏览:2 次
大陆核废料治理新模式渐显
最近几年,中国开始对过去的铀矿治污模式进行检讨。并在此基础上,摸索建立一个从找矿到废物处理的完整循环体系。2006年3月初,中国核工业集团公司第四研究设计院(以下简称核四院)的工程技术人员从石家庄南下湖南,开始对已退役20年的712铀矿进行后期治理,主要为解决遗留的环境污染问题。公开的资料显示,作为大陆铀矿冶退役治理的主要专业机构,核四院在最近几年中几乎对所有已退役的军工铀矿山和水冶厂都进行了“问诊把脉”。据中核集团介绍,中国在2020年前将投入480亿美元,建造30座核反应堆。而为支持核电发展,大陆也对铀矿资源投入更多关注。核工业系统内部的一位知情人士告诉《凤凰周刊》,最近几年,中国开始对过去的铀矿资源开采和治污模式进行检讨。并在此基础上,摸索建立一个从找矿到废物处理的完整循环体系。污染曾属“机密”湖南是大陆铀矿开发较早的省份之一,也是大陆早期重要铀矿冶基地之一,从1958年起相继建立了4座铀矿山和两个水冶厂,分别处于衡阳、益阳等地。衡阳市衡东县大浦镇新庄村现年60岁的农民胡召满至今仍清晰记得,1956年前后,山里突然来了好些扛仪器的人,说是在寻“宝”,当地人听说后都极为兴奋,整天跟在他们身后转悠。但当地人没能见到宝物,只迎来数千进山挖矿的工人。从这些工人口中,他们得知山头已被命名为712矿。几年后,另一支“寻宝”队开进益阳市安化县烟溪镇,并建成另一座军工矿山,715矿他认为预警响应预案就显得启动略早了。 “如果在刚刚出现亏损。据相关资料显示,这样的矿山,当时在大陆共有35座,分布于湖南、广东、甘肃等地。只是当时有关铀矿山的一切都属机密,周边民众并不清楚矿石是作何用途,更没有任何机构向他们提起过有关辐射和污染的问题。现年64岁的刘迪明是安化县烟溪镇何家村村民,也是当年作为积极分子被招工进矿的惟一的当地人。他告诉《凤凰周刊》,进矿后,矿上组织工人学习有关防辐射和保密的规定。在他的记忆中,采矿过程中产生大量废气、废水和废渣将可能对周边环境和居民造成伤害的情况,也在保密范围之内。“就算是家人问起,都只能说下井对身体有一定影响,再说当时农民也没有核辐射和污染的概念。”国防科工委系统工程二司司长王毅韧认为,和其他的核大国一样,当时的主要任务是尽快拿出产品,解决有无问题,而对核废料及其治理还有一个认识过程。但这一认识过程,却让矿区民众付出了沉重代价。湖南地质环境专家童潜明提供给《凤凰周刊》的一份1989年的调查报告称,715矿投产以来,镉和放射性污染给当地6个自然村、22个村民组带来了种种病痛:骨痛和骨折病普遍发生,何家村两个村民组因骨折病死亡8人;30岁左右的妇女患乳腺癌的高达60%;因肝脾肿大,当地无一青年能参军入伍……同样的情形还出现在其他矿区。核废料治理早已启动1980年代中期以后,中国转向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军工科研生产有了较大调整,一些早期的核矿山相继关闭、退役。而这时,一些铀矿山的核污染已较为严重。核工业湖南矿冶局提供给《凤凰周刊》的资料显示,712矿在1986年元月停产时,地表露天堆放有7堆含铀、镭废石,废石堆α照射强度和氡子体浓度及释放率都超过国家标准6~7倍。而715矿同年停产时,也已对当地20平方公里地域造成污染6775,表现最为突出的是镉污染。1985年湖南省劳动卫生监测所对土壤抽测,32份样品,镉含量平均大于33ppm,在大陆103个镉污染单位中属最严重者之一。当地村民这也才明白,过去山里所寻的“宝”,如今已成了他们的灾。在烟溪镇卧龙村,一位名叫彭塞军的妇女因患乳腺癌,于去年切除了双乳。她告诉《凤凰周刊》,最让她难以忍受的,还不是胸前那两块碗口大的疤痕,而是守在山村却不得不到外乡去买米吃的无奈。因为715矿周边的许多农田,被专业机构诊断不能再生产食物。原烟溪区(后撤并为烟溪、双龙等三个乡镇)区长夏子文在接受《凤凰周刊》采访时介绍说,因担心农民会做出过激反应,从1983年开始,他就不断向上级部门反映情况,但迟迟没有回音。夏担心的事情最终发生了。1990年2月23日,何家、卧龙村民因污染问题与715矿职工发生械斗,伤数十人。当地村民告诉《凤凰周刊》,当时矿上工人拿汽油去烧农民的房子,农民则用锄镐围攻工人。这一事件当时惊动了中共高层。这一年正是中国“八五”计划起始年,“军工核设施退役和放射性废物治理”专项计划也开始启动。中核集团公司核燃料部副主任薛维明回忆说,1990年,原中核总计划局正式向国家上报核三废治理的规划。“我们估计需要13.6亿元的资金,当时财政相当困难,但没想到国家很快就正式批准执行专项,第一年拨款3000万元。”湖南省矿冶局的官员介绍说,712矿第一期治理经费为1800万元,从1990年起陆续下拨。先用水泥护墙将废石堆围住,将其削平降低高度10余米,再选用粘度大的红土覆盖50厘米,然后植草和种植耐干旱的刺槐和小金刚树。此外,用水泥等封堵矿山坑口,切断矿井水与地下水的联系;通过撒石灰和填充电石渣浆液等办法降低矿井水中的铀浓度……715矿山的治理方法与712基本类似,惟一不同的是,为治理矿区周边450亩受污染的农田,湖南省矿冶局邀请农业专家进行了为期2年的专项研究,并最终选定了改种蚕桑的治理方案。1995年,这些农田都种上了由政府购置的蚕桑树苗,改种的农户每户还得到了630元的粮食补贴。与此同时,四川、云南、贵州、甘肃等省的废矿治理和实验室退役治理也在逐步展开。中核集团公司综合计划部副主任颜廷跃介绍说,目前铀矿山的退役工作已基本完成,取得了很大的进展,共治理废矿石废渣560多万吨,植被绿化面积90多万平方米。2005年12月,《中国核工业报》对这些治理工程进行回访后,报道称:“退役治理工作在各方努力下,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益,治理区及周边环境得到改善,达到了预期的治理目标。”采用市场化模式治污与《中国核工业报》说法略有出入的是,接受《凤凰周刊》采访的湖南省矿冶局官员坦承,治理后仍存在一些遗留问题。据了解,712矿一期治理工程于2000年基本结束,但至今仍未验收。原因之一是当地民众对工程不满意。一位村民领着《凤凰周刊》来到712矿二工区废渣堆上,用脚尖踢开一层薄薄的泥土,随即露出了黑色的矿渣。其他地方的治理也同样不容乐观。715矿经治理后,已于1998年移交给当地政府,但《凤凰周刊》在采访中注意到,已被封堵的一些坑口至今仍有色泽暗红的矿井水渗出。2005年初,《凤凰周刊》还曾深入甘肃某铀矿调查发现,该矿关停后,专门提铀的水冶厂部分工艺设施设备被买卖,流入社会。2003年11月1日,当地环保部门在其递交给上级机关的汇报材料中称,该矿水冶厂在管理方面存在漏洞,导致废旧物品流入社会,造成了负面影响。湖南省矿冶局的官员介绍说,铀矿冶设施退役治理实行项目管理,均参照基本建设程序进行。整个治理程序,按其内容和性质分为前期准备、现场施工和竣工验收三个阶段。前期准备工作主要包括退役工程项目的设计、环境评价、安全分析、试验研究等工作。“项目权在国家,往下有环保部门参与环评和规划部门参与设计,具体实施则由各铀矿山自己负责。”国家环保总局核安全与辐射环境管理司副司长刘华认为,现在核废物的产生者同时也是废物的治理者,大量的核废物还集中在使用者手里,这并不是一种很先进的模式。按照刘华的想法,国家应有专业的核废物处理公司,承担核废物处理与处置工作,由其来运营各个废物处置场,并逐渐形成成熟的技术力量、丰富的工程经验和可靠的工程队伍,有能力对一些高难度的退役项目进行治理。刘华介绍说,目前中国环保总局正在和国防科工委、国际同行等探讨怎样在现有法律基础上,勾画好整体的运行模式和运行机制。颜廷跃对刘华的设想表示赞同。他认为,核废料治理目前主要致力于解决军工遗留问题,在这个过程中,掌握了技术,形成了能力,培养了队伍,为将来组建专业化公司打下了重要基础。《凤凰周刊》获悉,中核集团公司实际已开始了核废料治理的专业化探索,其旗下的清原环境技术工程公司即已具备专业化公司的雏型。清原公司主要负责中低放固体废物处置场的选址、建设和运行以及废物运输方面的专业化工作。成立10年来,该公司组织建成了中国第一个中低水平放射性固体废物处置场—西北处置场,用3年半的时间,建立了以乏燃料为主的、初步的放射性物质安全运输体系。而在铀矿冶退役治理领域,核四院等机构也在逐步取代相关铀矿企业,以更超脱和专业的态度积极偿还历史欠债。核四院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专家在接受《凤凰周刊》采访时说,中国的铀矿冶设施与西方国家铀矿水冶厂地处偏僻有所不同,很多都在人口稠密区,且常常没有明显的隔离区,这让治理工作面临更多的技术难关,也必然要求由专业机构来研究施工。另一方面,能源危机的加剧和国际铀价的不断飙升,也正考量着大陆核工业发展的新思维。据中核集团介绍,中国在2020年前将投入480亿美元,建造30座核反应堆。据专家估算,届时大陆核电运行将产生乏燃料约12800吨,中低放固体废物约6万立方米。而为支持核电发展,大陆也正对铀矿资源投入更多的关注。据湖南矿冶局一位官员透露,目前大陆正在筹划新开一批铀矿,其中一处选址就在湖南某地。“当然,不会再延续过去先生产后治理的老路,投产前将完善防污设施,并依据产值预留出防污基金。”王毅韧介绍说,国防科工委联合相关部门搞了一个核废料治理的软课题研究,即统筹考虑老矿退役治理工作系统性的特点,结合工程现场实际需要,做好顶层设计。在“十一五”期间,加大科研工作力度,加强基础设施配套建设,全力推进重点工程的实施,加快铀地质矿冶项目的治理力度,基本建成较完整的放射性废物处理处置系统。他还强调说,其他核大国都有专业的废物治理公司,大陆也要借鉴这种经验,在专项管理中逐步建立竞争、评价、监督和激励机制,积极探索市场化运作模式,逐步引进招投标制和以业绩为基础的合同管理制度等,培育独立的市场主体,逐步实现专业化。据介绍,“十一五”期间,大陆核废料治理工作面临三大任务,即尽快提高核废料治理的技术水平,提高设计的能力和手段,逐步建立专业化的废料治理公司,形成从找矿到废物处理处置这样一个完整的循环体系。文/ 张志强
王彩霞
荆州男科医院哪家好小孩子健脾吃什么药帕金森

-
曼城曾经名将如今无球可踢才岁就没队要他
2020-08-12
-
冬虫夏草产业化与资源制衡
2019-07-13
-
盘点针灸减肥的注意事项
2019-07-11
-
肠道微生态与中药密切相关
2019-07-06
-
木瓜小偏方可以治头痛
2019-06-28
-
菊花育苗定植及病虫害防治
2019-06-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