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中药养生

千万不能错过的健康秘笈

中药养生  2020年01月17日  浏览:2 次

千万不能错过的健康秘笈!三伏灸的秘密和穴位大全

冬天易生病?鼻咽炎、流感、哮喘、胃肠病等。其实这和夏天阳气耗损有关,如久吹空调、冰饮、冷水澡等都会造成你下个冬季的不适或疾病,因此夏季充实阳气、强壮正气很重要!

中医冬病夏治利用夏季气候炎热、人体阳气最旺盛的条件,用特定治疗法治病。

三伏灸就是冬病夏治方法之一。

而三伏是初伏、中伏和末伏的统称,每年出现在阳历7月中旬到8月中旬,是一年中天气最热,阳气最盛的阶段。其气候特点是气温高、气压低、湿度大、风速小。

2017年三伏时间表

头伏7月12日~7月21日

中伏7月22日~8月10日

末伏8月11日~8月20日

三伏灸的功效

延年益寿

元气是生命之本,是健康之本,长寿之本,福德之本。

身心舒畅

艾灸充盈元气阳气,三伏灸使得人们觉得无论天气多炎热,身心却舒畅无比。

解暑祛湿

艾灸的纯阳与天时的阳气最旺之时,双重阳气注入体内,将寒湿邪排出后,人在炎热环境里不闷热,不烦躁。

修身养性

夏季艾灸,人体正处于散发的时令,天时的阳气与艾灸的纯阳之气,进入人体,那么,风、寒、湿、暑、燥、火等邪气被天地之双重阳气赶出体外。

最适合冬病夏治的六种病症

空调病

炎炎夏季,室内室外冷热交替,温差极大,很容易引发感冒及周身酸痛,这种情况以肩颈部最常见。

保健方法:艾灸温阳法

取穴:大椎穴

作用:温阳散寒。

暑湿症

中医所说的暑湿症,一般不会出现高热,仅有低热,常伴有头痛、身体酸懒、倦怠乏力等症状,出汗而热不退,口干却不想喝水,有些还会出现呕吐或腹泻等症状。

保健方法:艾灸祛湿法

取穴:足三里、阴陵泉、中脘、神阙

作用:温中散寒,健脾利湿,止呕止痛。

咳喘

慢性咳喘患者如有痰多清稀,面色白,舌淡苔白腻,或滑腻苔,或伴有打喷嚏、流清鼻涕,遇冷则咳嗽哮喘加重,怕冷者,也可以在夏至时做艾灸来进行治疗。

保健方法:艾灸温肺法

取穴:肺俞穴

作用:温肺止咳,化痰平喘。

皮肤病

夏季湿气重,是微生物等活动频繁的季节,细菌、真菌、蚊虫、螨虫活动能力增加,故皮肤病成为高发疾病。

保健方法:艾灸止痒法

取穴:曲池、合谷、血海、委中

作用:疏风止痒,温阳利湿。

慢性病

夏季腹泻的病因多为贪凉太过或饮食不洁,导致寒湿或湿热内生,从而诱发急性胃肠炎、细菌性痢疾、消化不良等发生。

保健方法:艾灸温阳法

取穴:足三里、天枢、神阙、中脘

作用:温补脾肾,散寒止泻。

宫寒

女性每到经期就怕凉、痛经,总感觉小腹凉凉的,或者宫寒不孕,伴有性欲冷淡、月经后错、稀发,经量少,经色暗,腰部冷痛,可趁夏至阳气旺盛时艾灸,温阳补气。

保健方法:艾灸温宫法

取穴:关元、肾俞、三阴交、血海

作用:温补肾阳,温宫散寒。

(查看以上穴位具体信息,直接点击蓝色字喔~)

汉森四磨汤治便秘什么时候吃
重庆华肤皮肤病医院电话
榆林妇科医院咋样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