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中药养生

北宋仁宗年间

中药养生  2020年03月31日  浏览:5 次

北宋仁宗年间,皇帝昏庸无道,贪官污吏横行,老百姓生活于水深火热之中……

俗话说,皇帝金口玉牙,说啥是啥。十多年前,宋仁宗在盛怒之下,随便发出了两道“口谕”,竟然把所有的老年人推向了死亡的深渊……

话说东京汴梁城外有个偏僻、闭塞的小山村,名字叫王家屯,屯东头居住着王大生一家四口人。王大生是个老鳏夫,勤劳、俭朴,儿子王文力和儿媳妇王陆氏十分孝顺,孙子可心活泼、可爱。因此,一家人生活幸福、美满,快乐无极限。

今年清明节,王大生照例来到北山乱葬岗子里,祭祀亡妻王张氏。

此刻,王大生摆罢供品,边烧纸钱边道:“老伴呀,你走了这么多年,每年清明我都来看你。今天是我最后一次来看你了。”说到这儿,他不禁泪流满面,声音哽咽着道:“来年,我就会前来陪伴你,永远和你在一起了。”说完,王大生心情悲痛地离开了墓地。

待到王大生回到家里后,他不由地浑身哆嗦,牙齿打架,脸色铁青,冷得不得了,立刻瘫倒在床上,一病不起了。

自此,王文力和王陆氏四处寻医问药,煎汤熬药,端屎倒尿,热心服侍,无微不至。

时间一晃半月过去了。王大生的病情逐渐好转了。不久,他就痊愈了。

此刻,王文力的心情反倒变得沉重了。他深知:父亲的病由心而生,长期忧郁所致。今年,王大生五十九岁,来年就满六十岁了。按照官府的说法,“过六十岁不死的人,活埋!”因此,王大生在世上存活的时间,只有一年了。此后,王大生将永远……这怎么能不让王文力悲痛万分呢?

王文力今年二十二岁了。他长得魁梧、英俊,脑筋灵活,干活有门道儿,又肯卖力气,种地和经商什么的,都是一把好手,财源茂盛滚滚来。可是,他却经历了坎坷的人生历程。

就在王文力十岁那年,母亲突然得了暴病,一伸腿去了。自此,王大生和王文力相依为命,艰难地生活着。

待到王文力长大成人后,王大生又为王文力娶媳妇发愁了。俗话说,穷找穷,富找富,耪青的找个租地户。这期间,王大生相中了东屯的陆家二姑娘。陆家两口子也是贫苦农民,陆大嫂一共生有五个姑娘。其中,二姑娘质朴、善良,性格活泼、开朗,极其大方。她心灵手巧,描龙绣凤,无人能及。平时,左邻右舍只要提起陆家二姑娘,就会不约而同地竖起大拇指,啧啧称赞道:“这姑娘长得美,针线活儿好,人又孝顺。谁家的小伙子能够把她娶到家,那可是‘烧高香’啦!”于是,王大生托媒人登门去提亲。

最终,王文力如愿以偿地娶陆家二姑娘为妻。

婚后,王文力和王陆氏夫妻恩爱,相敬如宾,着实令左邻右舍羡慕不已。

一年后,王陆氏生了个活泼、可爱的小男孩,名字叫可心。自此,家里充满了无穷的欢乐。

待到可心快过三周岁生日时,王大生却要被活埋了,实在让王文力……

俗话说,不养儿不知父母恩。在王文力看来,父亲王大生就是一座山,挺拔、高大和伟岸,巍然屹立在自己的心中,永世不可动摇。如今,眼看这座山就要在瞬间崩塌,王文力决不能视而不见,听而不闻。为此,王文力要竭力拯救父亲的性命,即使触犯国法,惨遭杀身之祸,自己也要铤而走险……那么,王文力将施用怎样的妙计,从而使王大生转危为安,延年益寿,长命百岁呢?

几天来,王文力坐立不安,茶饭无味,冥思苦想、彻夜难眠……

这天深夜,王文力忽然眉头一皱,计上心来,惊喜地道:“有了,我这么办!”主意已定,他竟然安祥地睡着了。

第二天,王文力动手拖土坯,备木料,钉门窗,然后在卧室北边搭建了一个小偏厦。偏厦里又是一番精心布置:靠北墙安放了一张破木床,床上随便摆放了一些破烂东西。外人乍眼一看,这无疑就是一间堆放杂物的小仓库。

接下来,王文力起早贪黑地到北山上去采集中草药。早些年,王文力由于生活所迫,经常利用农闲时间到北山去采集防风、艾蒿和柴胡等中草药,晒干后卖到京城里的药铺去,挣钱补贴家用。这样,王文力识得药性,粗通医学。

不久后的一天,王大生忽然得了急性胃肠炎,周身仿佛散了架子似的疼痛难忍,上吐下泻,病情十分严重。

待到王大生喝了王文力煎的草药汤水后,竟然很快就气绝身亡了。

王文力见了,顿时哭天唤地,懊悔不已,悲痛欲绝……

俗话说,人穷不可富葬。当天上午,王文力只得腾出了家里的一口破木柜,用于盛装亡父的遗体。在亲友们的帮助下,仓促地下葬了。

谁知,当夜王大生就死而复生了。此后,他一直匿身于偏厦子里,侥幸地躲过了一劫,健康、幸福地生活着。

当初,王文力为王大生配制的中草药,只具有麻醉神经的功能。待到王大生服下汤药后,立刻处于休眠状态,造成了医学上的“假死”症状,掩人耳目,蒙哄过关。

王文力如此这般,可谓煞费苦心,其目的无非是……这期间,如果一时不慎走漏风声,让官府抓住把柄,顺藤摸瓜,抓了现行。王文力就得“吃不了,兜着走”啦!他着实犯了“欺君之罪”,理当“满门抄斩”啊!

这都是为什么?为什么?

说起来,原因还得追溯到前朝。话说宋真宗登基后,荒淫无度。“后宫佳丽三千人,三千宠爱于一身”,迫切希望自己能够早生“龙子”,让赵氏天下延续千秋万代。但他却一直未能如愿。

这期间,西宫刘妃原本大家闺秀,“天生丽质难自弃,一朝选在君王侧”。俗话说,人心不足蛇吞象。刘妃昼思夜想当皇后。这样,刘家就能够在一夜之间鸡犬升天,光宗耀祖,享受不尽的荣华富贵。那么,她将拿什么当资本呢?无非是自己得生儿子。

不久,刘妃怀孕了,这使她兴高采烈、欣喜若狂……

这天,刘妃突然探知东宫李妃已先于自己怀孕了,这令她内心顿时是“十五个吊桶打水——七上八下”,着实忐忑不安……与此同时,刘妃开始怨恨起李妃来了,简直是恨得咬牙切齿。此刻,刘妃要是能够一刀宰了李妃,才能解自己的心头之恨啊!“既生瑜,何生亮。”如果李妃生了儿子,那么刘妃的如意算盘拨不转,梦想就会化为泡影了。怎么办?到底怎么办?一番沉思默想之后,一个巨大的阴谋在刘妃的心中酝酿成熟……

待到李妃生下儿子后,刘妃暗中串通宫中总管郭槐导演了“狸猫换太子”的闹剧,致使李妃被贬入冷宫。最终流落民间。

可是,刘妃做梦也不会想到,当初她命令宫女寇珠将李妃所生的太子勒死,消尸灭迹。可是,好心的寇珠并没有遵照执行,而是暗中将太子交给宦官陈林抚养了。

不久,刘妃如愿以偿地生下了儿子。果然,刘妃的孩子被立为太子,刘妃被册封为皇后。

俗话说,人算不如天算,刘妃可谓“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自作自受啊!六年后,太子居然夭折了。这令刘皇后痛不欲生。

后来,刘皇后得知李妃所生的儿子还在人世时,犹如抓住救命稻草一般,希望重现了。于是,她立刻抢夺过来抚养,并继立为太子。

待到宋真宗驾崩后,太子继位,这就是宋仁宗。

光阴荏苒,时间一晃十年过去了。

就在包拯陈州放粮期间,他毅然获悉了李妃的下落。于是,包拯通过微服私访,验证了传言属实。

最终,包拯为了掩人耳目,假认李妃为母,并将李妃带入宫中。面见宋仁宗后,李妃便将当年“狸猫换太子”之事和盘托出……至此,李妃的陈年冤案得到平反。

第二天上早朝,宋仁宗发圣旨,对涉及到此案的“嫌疑犯”进行严肃处理,真是大快人心啊!

末了,惯于溜须拍马的大奸臣吴大海启奏宋仁宗道:“皇上,‘狸猫换太子’一案尚有罪犯逍遥法外,只有彻底铲除余党,才能顺民意,使国家兴旺发达,赵氏江山永不褪色!”

“讲!”宋仁宗听了,余怒未息地道。

“依臣之见,”吴大海听了,娓娓道来:“‘狸猫换太子’,狸猫自然是罪魁祸首,皇上您是受害者。那么,猫氏家族所有成员是不是应该……”

“斩!”宋仁宗听了,顿时气不打一处来,恶狠狠地道。

“还有……”吴大海听了,欲言又止。

“再讲!”宋仁宗听了,怒不可遏地道。

“再就是养狸猫的人。”说到这儿,吴大海停了一下,道:“当年,如果他不养狸猫的话,刘妃和郭槐怎么能够……”

“斩!”宋仁宗听了,再次发出口谕道。

这时,包拯启奏道:“皇上,据为臣了解,当年那个养狸猫的人,已经五十九岁了。现在他身患重病,卧床不起,恐怕……”

“斩!斩!斩!”宋仁宗听了,仿佛发疯了的狮子,不由地怒吼起来,道:“从今往后,过六十岁不死的人,活埋!一个也不留!违令者,灭三族!”

“皇上圣明!”大臣们听了,无不高声欢呼起来:“万岁!万岁!万万岁!”

于是,大宋朝全国上下陷入一片白色恐怖之中……几乎是在一夜之间,猫类动物销声匿迹了。与此同时,六十岁以上的老年人均惨死在官兵的屠刀之下。

自此,大街小巷绝无老年人的身影出现。偶尔有个别“早生华发”中青年男,女,只要一见到官府的清剿队伍,立刻跪下来说明,然后请求对方验明正身。

后来,“过六十岁不死的人,活埋”这句话,已经成为人们自觉遵守的法律了。无论是谁,只要临近死期,或者自刎,或者服毒,或者上吊,或者跳井,或者投河,等等。而不再烦劳官府的大驾光临了。

时间一晃五年过去了。

这期间,王大生始终隐藏在偏厦子里,生活得有滋有味。为此,王文力暗自庆幸自己当初的英明决策,这实在是明智之举啊!

话说这年盛夏,王文力前往京城去卖中草药,竟然带回来一个骇人听闻的消息。

今年三月份,不知从何方来了五个怪物,始终盘踞在东京汴梁,为非作歹,无恶不作。它们昼伏夜出,简直是来无影,去无踪,飞檐走壁,刀枪不入,势不可挡,如入无人之境。每到一处,它们首先攻击人、畜,然后是打、砸、抢,尽情毁坏房屋及各种物品,最后就是大吃大喝,极尽享乐之能事。待到怪物离去后,现场一片狼藉……

起初,这五个怪物大闹开封府。然后,它们乘胜前进,直捣宋仁宗的老巢——皇宫。首先,怪物把礼、户、吏、兵、刑、工这八大部闹得人仰马翻。然后,它们到后宫折腾了一番。最后,怪物猛烈进攻金銮殿,大有“不捣毁,不罢休”之势。

对此,宋仁宗竟然邀请道士捉鬼,和尚降妖,结果无济于事。

这时,宋仁宗猛然猜想道:“怪物是否为辽国或者西夏派来的奸细,企图里应外合,一举推翻我大宋江山呢?”至此,他不由地惊出一身冷汗,内心狂跳不已……

随即,宋仁宗下圣旨命令少林寺的武林高手火速进京锄奸。与此同时,宋仁宗再下圣旨到边关,提醒官兵们提高警惕,谨防外敌入侵。最终,除了与怪物拼杀的武林高手们壮烈殉国外,什么事情也没有发生。

接下来,宋仁宗派人在京城四门张贴皇榜,希望全国各地武林高手进京,为民除害。不尽人意的是,奉命前来的武林高手无不惨死在怪物们的手中。

至此,宋仁宗昼夜提心吊胆、担惊受怕,唯恐有朝一日灾难会降临到自己的头上。于是,他便产生了迁都的想法。

第二天一上朝,宋仁宗迫不及待地把迁都之事和盘托出,居然遭到了文武百官的强烈反对。为此,他只得作罢了。

这期间,这五个怪物愈闹愈凶,猖狂至极。整个东京汴梁城乌烟瘴气,仿佛阴曹地府一般。

最终,宋仁宗一筹莫展……

听了王文力的叙说,王大生不禁微微一笑,道:“什么怪物呀?那就是耗子呀!”说到这儿,他大声补充道:“这是五鼠闹东京啊!”

“什么?”王文力听了,惊讶地瞪大了眼睛,疑惑不解地道:“你怎么知道是耗子呢?”

“这是经验所致。”王大生听了,不以为然地道:“孩子,我走过的桥,比你走的路还多。这区区小事怎么能难住我呢?我一寻思就是耗子所为。”

“怎样能够消灭掉这五个耗子呢?”王文力听了,迫不及待地问道。

“……”王大生听了,不禁沉默起来。随即,他不由自主地“唉叹”了一声,脸上现出了痛苦的表情:“唉,自古道,老鼠怕猫。猫是老鼠的天敌。有了猫,老鼠就不敢兴风作浪、为所欲为!可是现在……”说到这儿,他无可奈何地摇了摇头,道:“猫已经绝迹了,还怎么能够……”

“养猫呗!”王文力听了,不禁脱口而出。

“养猫?”王大生听了,立刻将头摇成拨浪鼓,道:“等猫长大了,再去灭鼠,‘黄瓜菜都凉了’。”

王文力听了,不禁焦急万分,道:“那么,现在就没有任何办法消除鼠患,咱们只能眼睁睁地看着偌大的皇宫变成一片瓦砾吗?”

“当然有啦!”王大生听了,胸有成竹地道:“还得依靠猫。只要能够找到八斤半重的大狸猫,一切问题迎刃而解。”

“可是,到哪里去找八斤半重的大狸猫呢?”王文力听了,面露难色,望而却步。

“只要有雄心和毅力,就没有办不成的事情!”王大生听了,大声鼓励王文力道:“我坚决相信,天底下肯定会有狸猫侥幸存活下来。只要你耐心去找,准能找到它,”

共 6 27 字 2 页 转到页 【编者按】北宋仁宗年间,皇帝昏庸无道,贪官污吏横行,老百姓生活于水深火热之中……皇帝的一道旨意令人心寒,官府的说法,“过六十岁不死的人,活埋!”王老汉的年龄到了五十九,只能一年的大限,因此每日忧心如焚。儿子王文力坐立不安,他要竭力拯救父亲的性命,即使触犯国法,惨遭杀身之祸,自己也要铤而走险……他到底用的什么妙法令自己的父亲活了下来,而且他还要冒着“欺君之罪”,有可能“满门抄斩”的恶果,将父亲藏匿起来,生活得有滋有味。王文力不仅是个孝子更是个有勇有谋之人,他巧妙利用鼠患竟然让皇上修改了法令,让天下老年人得以尽寿,自此,在大宋朝国度里,孝敬老人蔚然成风,逐渐成为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之一。直至今日,它仍然在发扬光大。问好作者,推荐阅读。编辑:锦妤【江山编辑部精品推荐01212428】

1 楼 文友: 2012-12-24 15:42:46 小说共有几大看点:1,皇帝昏庸无道,因为一纸谗言竟然下令人到六十全部活埋的残酷法令,令人不寒而栗;2,王文力是个孝子,但他不愚。他用智慧先将父亲 假死 然后再伺机寻找机会。 ,父亲的聪明才智也成全了儿子的智慧,帮助皇上消灭老鼠患的同时,为自己赢得了生机 我的江山,我的梦想。

回复1 楼 文友: 2012-12-24 19:10:49 谢谢老师的精彩点评。

2 楼 文友: 2012-12-24 15:45:22 平安夜快乐。 我的江山,我的梦想。

回复2 楼 文友: 2012-12-24 19:12:41 祝愿老师圣诞快乐!

 楼 文友: 2014-07-02 19:41:19 这个故事真好,咋一看,还以为三侠五义的翻版,再一看,跟三侠五义里的五鼠闹东京没有半点关系,故事设计的巧妙,好像记得有一个故事,是外国进贡老鼠,中国人认不出是什么东西,就要开战,是一个过了年龄不死的老人提出来的妙计。故事编排的天衣无缝,无可挑剔,就是细节少了一些,可以再写长一点,很有意思。不瞒作者,我是看了你的电子书才过来的。呵呵呵呵。 浪漫诗剑侠,专为古今英雄写传奇,目下在江山文学网已发表长篇传奇经典 0部。薏芽健脾凝胶服用说明胸中心痛的中医治疗处方适用外敷的消肿止痛药

假性心肌梗
消肿用狮马龙活络油有效吗
儿童什么季节补钙最好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