券商策略周报不悲不喜2015年有望平稳收拳
中药养生 2020年05月09日 浏览:4 次
市场运行仍将处于上涨无力、无量阶段,年内最后一周可能会是最近三年来表现最平淡乏力的一周。操作上,可布局但需缓慢、渐进,宜围绕 心安 主线。
中信证券:
本周央行很有可能通过降准来安稳度过年末的流动性风险点,同时在供给侧改革推进进程中需要积极的财政政策予以配合。政策暖风将有效提升市场风险偏好,支持市场维持震荡上行走势。
国海证券:
1月份利好政策的出台频率和密度可能会大幅下降,对股市的助力因此将减弱。而1月8日后减持禁令的解除将给市场带来不确定性,建议短时间以控制风险为主。
华泰证券:
11月底至12月底是震荡消化潜在风险的一个月,股指区间震荡,同时风格向大盘蓝筹倾斜。预期岁末年初,新机会将渐行渐近,2016年1月份市场看涨。
渤海证券:
本周是2015年的最后一个交易周,考虑到年末因素,市场活跃度可能会出现回落。在配置方向上建议关注高送转及摘帽行情,另外可关注农业板块和无人驾驶概念。
湘财证券:
上周动量组合跑输基准指数,反转组合跑赢基准指数,预计本周市场仍将整理巩固,上证指数波动区间为 580- 680点。
万事皆备 暖情依旧 积极操作
国金证券
近期降准等宽松政策预期有所抬升,流动性充裕环境将持续。今年11月中国外汇储备单月下降872亿美元,创8月以来最大降幅。同时11月央行口径人民币外汇占款下降至25.56万亿元人民币,环比减少 158.02亿元。由此市场预期央行可能会采取包括降准、公开市场操作、SLO在内的多种方式进行积极对冲,以确保国内流动性充裕和货币市场利率的稳定。整体而言,我国货币宽松大环境并未因美联储加息而产生变化。
年内最后一批新股申购结束,周一迎来打新资金回流高峰,接下来市场将面临新股发行真空期。年内新股对A股市场的冲击终告段落,最后8只新股申购结束,周一迎来打新资金回流高峰,单日解冻资金约为1.0 万亿。关于后续新股发行的节奏,鉴于证监会还没有表露新股发行规则修订的正式文件,新规下的新股发行预计要等到明年春节之后,这也就意味着接下来一段时间内新股发行可能进入真空期。
注册制在加快推进,但对市场短期影响有限。12月27日股票发行注册制授权决定获全国人大常委会审议通过,明年 月1日实施。目前来看,注册制实行还需经过三步走程序:1)国务院对具体事项作出相干制度安排,出台相应的文件;2)证监会根据国务院的制度安排制定《股票公然发行注册管理办法》等相干部门规章和规范性文件; )向社会公然征求意见后宣布启动实行注册制。
至于具体什么时候宣布注册制启动实施依赖于市场大环境,我们倾向于最早也要在明年二季度中后期。关于注册制的改革方案中是否会对限售股、待减持股等有新的规定,有待进一步视察。
无需过度夸大明年1月7日的减持禁令到期对市场的冲击,预计监管部门近期将出台相干政策避免非理性冲击。2015年7月在市场大幅调剂背景下,证监会于7月8日出台 大股东减持禁令 限制大股东及董监高的减持行动:从公告之日起6个月内,大股东及董事、监事、高级管理人员不得通过二级市场减持本公司股分。随着6个月之期即将到来,预计监管部门近期将出台相关政策避免非理性冲击,我们认为无需过度夸大减持禁令到期对市场的冲击。
回顾历史上减持的量与市场涨跌,其方向上没有绝对的正相关性。减持对市场的影响是逐步承压进程,存在资金面供需的拐点,但不一定产生在明年1月份。
随着年报披露的临近, 高预增 和 高送转 关注度逐步升温。上交所公布了沪市公司2015年年报披露时间表,安信信托将率先(明年1月18日)发布年报。每一年年底至来年春,高增长、高送转品种都是市场最闪亮的明星之一。年报预表露时间表公布等于吹响了年报行情的序曲,一些成长性较好以及业绩稳定增长的个股将得到市场认可,建议关注高预增与高送转等板块。
投资建议:提高仓位,积极操作。站在目前时点,考虑到当前货币政策依旧宽松、降准预期犹存、新股发即将迎来真空期等因素,对年内行情照旧持偏乐观的观点 万事皆备,暖情依旧。
行业配置方面,建议以1月行情的视角来提前布局,具体行业推荐券商(创投)、传媒(IP变现、电竞)、电子(国产芯片化);主题方面,建议重点关注接下来的三大事件,其一为年报表露时间表的公布,其二为国家科技进步奖,其三为2016年消费电子展(CES)。与之对应的投资机会分别是高预增与高送转、量子通信、虚拟现实以及无人驾驶概念等。
不必寄希望于 春季躁动 配置偏防御
广发证券
上周市场的中观变化相对比较积极:1、 0个城市地产周度销售增速继续小幅下滑,乘用车周度销售加速;2、11月工业利润降幅略有收窄; 、国内工业品价格除水泥外基本都小幅上涨,而海外大宗品价格也基本上涨;4、融资融券余额结束连续3周下跌,大股东连续第2 周净增持。
近期与很多机构投资者进行了交换,普遍感受是不好赚钱、不想减仓。 不好赚钱 的缘由在于11月中旬以来市场几近一直呈震荡横盘态势,且风格和热点均在快速轮动,对习惯于右侧投资的机构投资者来说有点无所适从;而 不想减仓 的原因除年底排名压力外就是大家对即将到来的 春季躁动 充满了期待 大家普遍认为每一年一季度市场肯定都会有一波行情,即 春季躁动 。背后的促发因素在于年初信贷释放带来的流动性宽松、经济数据缺失带来大家对基本面的乐观预期,以及保险等机构投资者的 习惯性加仓 。
就此问题,我们的看法是:
1、如果就一季度整个时间窗口来看,并没有上涨概率大的明显规律。2000年以来上证综指在一季度上涨的几率为62.5%,小盘股在一季度上涨的几率为75%。但很多年份一季度虽然是上涨的,但是涨幅其实并不大。如果统计一季度涨幅在10%以上的概率,则上证综指和小盘股指数分别只有4 .8%和 7.5%,这样的概率从指导投资操作角度来看并没有实际意义。
2、每年一季度期间基本上会出现1波小盘股或主题投资持续周的 主升浪 ,大盘股机会相对较少。考虑到有时候大盘上涨并不是贯穿整个季度的,因此我们又进一步统计了每一年一季度是不是存在1波15%以上的 主升浪 。结果显示,上证综指在每年一季度出现15%以上主升浪的概率也很低,只有 7.5%;但是小盘股在每年一季度出现15%以上主升浪的几率则到达了62.5%,尤其是2009年以来几乎每年都能够在一季度出现一波15%以上的主升浪(201 年除外),且持续时间在周。
、小盘股的 春季躁动 呈热点散乱、轮动较快特点,操作起来也并不容易。而最近两个月的市场也有非常类似的特点,我们担心这本来就是对明年 春季躁动 的透支。如果视察2010年以来每次小盘股 主升浪 中表现最好的主题,我们会发现基本不重样,只有石墨烯、稀土永磁、教育这三个主题曾经在连续两年的 春季躁动 中涨幅靠前,而其他主题几乎都是昙花一现。我们认为,因为大家在 春季躁动 中的操作本身就是 求新求快 ,这对稳健风格的投资者来说赚钱难度其实很大。回顾最近两个月的市场特点,可以看到一些老主题基本都是横盘,但是虚拟现实、保险举牌等新主题横行,和 春季躁动 的特点非常类似,我们担心这反而会透支明年的 春季躁动 。
4、我们11月中旬以来对市场转向谨慎的缘由在于, 调结构 和 保增长 出现矛盾,投资者风险偏好面临下落趋势。我们认为未来市场回升的信号应该来自于改革和转型看到新的进展,而没必要把希望寄托于 春季躁动 。虽然最近 钱多 、 资产荒 的观点流行,但股市要上涨除流动性支持外还应配合风险偏好的提升,而我们担心目前投资者的风险偏好处于不断下降过程当中。近期一个明显的例证就是债券利率水平不断创出新低,且长端利率下行幅度明显大于短端,而股市基本上是缩量横盘。这可能意味着,虽然钱还是很多,但是却流向了长期国债这种 避险资产 ,而不是股票这样的 风险资产 。
综合来看,保持对市场的谨慎观点,并认为只有让投资者看到监管层推进 供给侧改革 的魄力(比如加快落后产能淘汰、加速资源向新兴产业倾斜等),才能重新提升A股市场的风险偏好,而不必将希望寄托于 春季躁动 。在行业配置上,建议关注偏防御属性的行业,如银行、医药、环保等。
海通证券
守望春风
年初解禁不足虑,守望春风。(1)对年初解禁潮无需过虑,减持不改市场趋势。全国人大常委会审议通过股票发行注册制改革授权决定,市场短时间对此已有预期,关键看未来的发行数量。投资者眼下的担忧是1月8日 减持禁令 到期,但一样无需过虑。根据解禁金额和减持比例估算范围小于1400亿,而从历史看减持其实不改变市场趋势。(2)11月下旬市场震荡蓄势源于市场环境变化使得风险偏好下落,目前这些利空因素都已经靴子落地,后市风险偏好有望重新回升。另外,回顾过去年初市场上涨几率大,核心缘由是年初基本面数据相对空窗、资金面宽松、政策亮点多,市场风险偏好高,目前均具有。
风格暂时难以切换,持有成长。(1)春季风格切换存在两大误区,即险资爱蓝筹和钱多利好大盘股。误区1:险资天生爱蓝筹。2014年四季度金融蓝筹最疯狂时险资主板持仓占比一度提升至95%,但进入2015年后随着中小创快速上涨,险资主板持仓迅速回落,2015年上半年险资新增资金的配置主要集中在中小创;误区2:增量资金入场更有利于大盘蓝筹。一种直观感受是大盘蓝筹盘子大,钱多才能推动股价上涨,但从交易额看,201 年至今创业板成交已明显大于上证50。2015年上半年增量资金加速入市时,创业板成交额相比上证50明显放大,股价表现更优,可见钱多钱少一样跟风格关系不大。(2)2012年12月、2014年11月两次切换都是暴风骤雨式,一来需要刮大风,二来呈阶段性,当下没有大风,切换时机尚不成熟。
国泰君安
春季大切换 渐入佳境
中国经济边际改善迹象正得到验证。 春季大切换 逻辑下,周期类行业与蓝筹股的核心驱动力来自于市场对中国经济基本面韧性的再认识,并以此形成A股进一步向上动能。近期数据显示,11月工业增加值、固定资产投资超预期回升,反应微刺激见效,工业利润低位改良;11月工业企业利润同比下降1.4%,降幅较前值收窄 .2个百分点,改良较为明显;月份主营业务收入利润率为5.57%,较月上升0.12个百分点,盈利能力略有改善。我们认为,在财政政策扩张、供给侧改革、货币政策维持宽松条件下,新的超预期因素继续酝酿。
本轮增量资金入市更重视中长期布局。对增量资金的入市讨论更应重视实质,掌控每一轮增量资金的行为特征。2014年末开启利率下行周期,低估值蓝筹在大类资产配置切换的驱动下受到增量资金追捧;2015年初牛市中增量资金入场更加遭到风险偏好快速上升的驱动,对成长股的配置增加成为必然;本轮险资入场与2014年底更加类似,实质是通过提升权益配置比例来应对利率长时间下行周期与资产回报率的要求,进而带动产业资本战略布局优质上市公司。与上一轮不同的是,在2016年杠杆资金与风险偏好难以重复 疯狂 条件下,高股息、低估值、高ROE、稳定现金流,富有隐蔽资产的优质蓝筹成为主流增量资金的选择。我们认为险资入场引发市场对于蓝筹股价值再发现后,将看到来自银行的增量资金接棒发酵 春季大切换 。
光大证券
权衡中的迷惘
上周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召开后,市场反应相对较为平静。需求端和供给侧的权衡带来的不确定性,影响了投资者风险偏好:一是考虑到社会因素,供给侧去产能或短时间难见成效;二是保增长压力下需求端虽有投资发力需要,但范围不可过度夸大;三是注册制虽对中小创估值造成抑制,但发行节奏控制下或冲击有限。多方权衡下造成了当前市场的迷惘状态,既难以构成单向趋势,又难有持续性热点。
我们认为,市场对预期的不确定状态需要有明确的信号来打破,或是产能出清加速,或是投资力度加码,或是新股发行加速。在这1状态被打破之前我们对市场看法略偏谨慎,行业配置方面推荐大金融等高股息品种和家电、汽车、食品饮料等行业。主题方面建议关注人脑工程、智能驾驶、农业现代化等。
明年或再现2010年行情?明年的A股市场或类似2010年,全年缺乏趋势性机会,但也没有重大的系统性风险。节奏上也可能会与2010年类似,在 跨年 行情结束后进入观望期。这类判断主要基于两方面的考虑:一是市场预期依然很高,特别是创业板和题材股的高估值;二是市场资金面可能会出现紧平衡,看不到大规模新增资金,同时又面临扩容压力。这意味着明年需要适当降低收益率目标,趋势上多重视左侧,交易上缩短操作周期,选股上重新重价。
兴业证券
不惧震荡
珍惜进行中的跨年行情
积极做多的窗口期最少可以延续到明年春节。(1)美联储首次加息靴子落地,新兴市场货币和股市反弹的历史规律仍然有效。(2)各项改革有序推动,市场较高的风险偏好仍将维持。( )目前处于数据真空期,且年初投资者风险偏好高。
行情的演绎并非延续逼空,而是拾级而上。引发市场震荡因素包括:(1)岁末年初资金做账回表压力。(2)年末排名考核前后,以公募基金为代表的机构投资者调剂持仓结构引发波动。( )重要股东股灾期间增持的股票普遍已有较大浮盈,重获 减持 自由后会有兑现冲动,但预计管理层仍会通过窗口指点等方式监控并调理减持节奏。
明年市场波动将较今年收敛,下降收益预期,打好 歼灭战 是关键。明年的市场波动大几率较今年收敛,缘由在于管理层对市场的管控力提升:(1)在政府积极利用资本市场为转型服务的确定性前提下,系统性风险不大,仍应保持底限思惟。(2)杠杆牛难再现,除两融外监管层正在研究更全面的杠杆资金监测体系,旨在防范类似今年上半年高杠杆致使的疯牛情形再现。( )经历连续数年投资回报的 大年 之后,在A股市场大扩容背景下,2016年大几率是个 小年 ,切忌盲目乐观、追涨杀跌,打好 歼灭战 其实是立足于当心 被歼灭 。
在去产能背景下,明年国内经济的波动将大于今年,但系统性风险可控。结合国务院常务会议的表述,根据僵尸企业出清的定义、行业产能利用率和亏损情况,我们判断僵尸企业主要集中在煤炭、黑色金属矿采选、有色金属矿采选、非金属矿物制品、黑色金属冶炼和压延加工业、有色金属冶炼和压延加工业、造纸和纸制品业、化学原料和化学制品制造业八个工业行业。(1)僵尸企业出清对整体就业影响不大,可能存在结构性失业问题。(2)僵尸企业出清对税收的影响不大。( )僵尸企业出清对债务的影响可控。就去产能对股票投资而言,目前 要去,但还没去 阶段是最好的投资窗口期,最少可以假装炒炒。一旦明年二季度进入实质性的去产能阶段,无论是微观感受还是对于市场整体的风险偏好而言,都是相对负面的。
投资策略:利用震荡,耐心布局优质成长。基于对明年一季度市场相对乐观的判断,现阶段仍是为明年布局优质成长型标的的窗口期。建议基于 立新+破旧 思路优选四大投资领域,耐心布局:科技股,比如人工智能、VR、互联新应用,最少一季度有望保持热度;现代服务业,看好传媒、医疗保健、教育、体育、旅游、文化等; 新股 相干机会;政策主导型机会。
西部证券
难有超预期突破
从资金面看,近期的影响因素主要来自三个方面:第一是临近年底资金供给整体趋紧。短周期银行间拆借利率结束了自9月初以来的稳中有降局面,近日连续6日小幅爬升,本周资金面整体趋紧局面预计将延续;第二个因素是保险资金。近期保险资金在二级市场上表现较为活跃,不但为市场提供了可观的流动性,也激发了市场对蓝筹股价值的重新定位。但 险资举牌 一方面固然存在价值投资因素,另一方面也体现出资产投资回报率整体下滑的现实。而在宏观经济继续收缩与 资产荒 背景下,保险资金的后续入市范围与速度仍存在一定的不确定性;另一个影响资金面的因素来自市场供求变化。在3季度市场快速下跌期间履行的临时 减持禁令 将于2016年1月到期,届时或出现阶段性减持高峰,此种担忧情绪或将在本周提早反应。不过本周打新资金有望回流,且当前处于新股申购空窗期,会对市场构成一定支持。整体来看,年底资金面大几率仍维持相对偏紧局面,短线市场仍面临较大压力。
从政策面来看,2016年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都将是比较宽松的,而金融改革与创新的延续推进有利于优化金融市场的资源配置,有望对市场形成延续支持。
技术面观察,短时间各主要指数K线均在5日线下方,而且5日线由之前的上行转为水平运行或是下行,对市场形成明显压抑,显示短线市场依然存在一定的调整压力。
综合来看,本周市场出现超预期突破的可能性不大,投资者应多看少动,仓位可保持在五成左右。
经间期出血小腹痛女性更年期症状有哪些
慢性盆腔炎治疗方法

- 上一篇: 8月11日国内菜籽市场行情生存
- 下一篇 银行系掘金低碳生意盯紧合同能源管理公司区域
-
河北清河县中医院开展了冬日暖阳扶贫助困爱
2019-07-13
-
苦豆根的功效与作用
2019-07-12
-
按摩耳朵可抑制食欲减租
2019-07-12
-
樗鸡的功效与作用
2019-07-07
-
鸡血藤大血藤血藤红藤赤藤1
2019-06-26
-
中医特色疗法第二版
2019-06-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