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中药养生

膻中穴,你了解的越多,你就会越重视

中药养生  2019年08月12日  浏览:3 次

摘要:历代针灸医家对本穴的主治病症论述颇多,但大都集中在气病范畴。如治肺气咳嗽,上喘唾脓,不得下食,胸中如窒;疗膈气呕吐涎沫,妇人乳汁少(《铜人腧穴针灸图经》)。上气短气,咳逆,噎气,喉鸣喘嗽,心胸痛,风痛,肺痈,唾脓(《针灸聚英》)。 膻中穴是在我们日常生活中运用比较多的一个重要的穴位,因为它具有理气活血通络、调节神经功能和功能等功效,位于胸部,你对它了解的越多,你就会越重视,真的如此吗?看完下面的文章,你就明白了。

穴位名解

(1)膻中。膻,羊臊气或羊腹内的膏脂也,此指穴内气血为吸暖后的暖燥之气。中,与外绝对,指穴内。膻中名意指任脉之气在此吸暖胀散。本穴物质为中庭穴传来的天部水湿之气,至本穴后进一步吸暖胀散而变化暖燥之气,如羊肉带有辛臊气息普通,故名。

(2)元儿。元,首也,气也。儿,气之子也,水也。元儿名意指穴内的天部之气中含有一定水湿,非为枯燥之气。

( )胸堂。胸堂名意指本穴位于胸部也,无它意。

(4)上气海。上气海穴,此与任脉下部气海穴绝对而言,指本穴为任脉的生气之海。

(5)元见。元,首也,气也。见,分明也。元见名意指穴内的吸暖胀散之气不言而喻。

(6)气会。本穴物质为胸堂上部的气态物聚集而成,故为人之气会。

(7)心包募。募,募集也。本穴物质为胸部之气聚集而成,在本穴吸暖后内行于心包经所在的天部层次,为心包经气血的重要保送之地,故为心包募穴。

主治病症

历代医家对本穴的主治病症论述颇多,但大都集中在气病范畴。如治肺气,上喘唾脓,不得下食,胸中如窒;疗膈气呕吐涎沫,妇人乳汁少(《铜人腧穴针灸图经》)。上气短气,咳逆,噎气,喉鸣喘嗽,心胸痛,风痛,肺痈,唾脓(《针灸聚英》)。膻中、天井主胸心痛,缺盆、膻中、巨阙主咳嗽,膻中、华盖主短气不得息、不能言(《千金》)。膻中、少泽、大陵治胸前两乳红肿痛(《大成》)。

现代应用

现代临床上常用于咳嗽、气喘、气短、咳唾脓血、肺痈等病症,噎膈、臌胀、呕吐涎沫等消化系统病症,胸痹胸痛、心痛、心悸、心烦等心血管系统病症以及产后无乳、瘿气、霍乱、转筋、尸厥等其他病证。总之,临床运用本穴多用于心肺病变,尤宜于心肺气虚之证。该穴具有调理人身气机之功能,可用于一切气机不畅之病变,诸如肺气不降之上逆、心之气血郁滞以及等症。

补肝,宁心,敛汗,生津。用于虚烦不眠,惊悸多梦,体虚多汗,津伤口渴。

补充微量元素吃什么好

管孩子消化不良的药物

幼儿咳嗽吃什么药效果好

缺钙会不会造成关节响

人缺钙有啥症状

青岛双鲸药业维生素D滴液多少钱

安徽哪家医院专治性病
贵阳最好的治尖锐湿疣医院
山西哪家专科医院治牛皮癣好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