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大全:野京豆的功效与作用_0
偏方秘方 2019年07月30日 浏览:6 次
摘要:野京豆【各家论述】《新华本草纲要》:根:味苦,性寒,有清热解毒,截疟的功能。用于间日疟、恶性疟,感冒、咽喉炎、扁桃体炎。
药材基源:为豆科植物小叶干花豆的根。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FordiamicrophyllaDunnexZ.Wei
采收和储藏:秋季采收,切段晒干。
【原形态】小叶干花豆直立灌木,高达2m。老茎黑褐色,散生凸起的小皮孔。奇数羽状复叶互生,集生枝梢,长15-20cm;叶柄长 -,叶轴上具浅沟;托叶三角状披针形,早落;小叶8-10对,卵状披针形,中部叶较大,最下部1-2对小叶较小,长2.5-6cm,宽约1.5cm,先端渐尖,基部楔形或圆钝,上面被平伏细毛或无毛,下面密被平伏细毛或绒毛。总状花序着生于当年生枝的基部叶腋,花2-5朵簇生;苞片小,刺毛状;花萼杯状,密被平伏柔毛;花冠红色至紫色,旗瓣近正方形,翼瓣和龙骨瓣均与旗瓣近等长;子房线形。荚果棍棒状,扁平,长 .5-6cm,革质,无毛,有种子1颗,偶有2颗。种子扁圆形,棕色,光滑。花期4-6月,果期7-9月。
【生境分布】
生态环境:生于海拔800-2000m的山谷岩石坡地或灌丛中。
资源分布:分布于广西、贵州、云南等地。
【性味】苦;寒
【归经】肺经
【功能主治】;截疟。主风热感冒;肿痛;疟疾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15- 0g。
【各家论述】《新华本草纲要》:根:味苦,性寒,有清热解毒,截疟的功能。用于间日疟、恶性疟,感冒、、扁桃体炎。
【摘录】《中华本草》
(网整理,转载请注明出处)
舒肝理气,散郁调经。用于肝气不舒的两胁疼痛,胸腹胀闷,月经不调,头痛目眩,心烦意乱,口苦咽干,以及肝郁气滞所致的面部黧黑斑(黄褐斑)。
腹胀吃什么药可以排气
肠易激综合征有何症状
生物谷灯盏花产品
宝宝感冒头疼喝什么好
治疗小孩干咳药有吗
优卡丹牌小儿氨酚黄那敏颗粒作用
吉林牛皮癣最好的医院呼和浩特最好的医院专治性病
吉林好的医院治疗牛皮癣

- 上一篇: 一盏寒浆驱暑热——夏日炎炎,喝碗酸梅汤如何?
- 下一篇 调治老年人慢性腹泻食疗
-
[p]2019超级杯2月23日苏州开战 上港国[-p]
2020-06-30
-
苦夏变乐夏养心为主
2019-07-16
-
旋覆花的栽培技术
2019-07-13
-
哪些人不宜走鹅卵石健身
2019-07-11
-
骨碎补种植技术
2019-07-07
-
胃寒草的功效与作用
2019-07-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