雨水节气要防寒湿
中药大全 2019年08月11日 浏览:5 次
摘要:“燥寒冻肉,湿寒入骨。”由于春气涌动,身体偏热的人从感觉上欲减外衣。体热外泄,湿寒交换于内入骨,易伤骨关节致病。
雨水,是立春15天之后一年中的第二个节气。雨水至惊蛰有15天,分为三候。《黄帝内经 素问 灵兰秘典论》讲: 五日谓之候,三候谓之气,六气谓之时,四时谓之岁。 五天称之候,三候称之气,六气合计90天为一个季节,春、夏、秋、冬四个季节合计 60天为一年。雨水初候河水解冻,鱼开始浮出水面;二候大雁开始由南向北迁移;三候草木开始萌动。雨水期间,尤其要注意 倒春寒 现象,雨水之后空气中水分增加,导致气温不仅低,而且寒中有湿。这种湿寒的气候对人体内脏和关节有一定的影响。应注意下列事宜:
一、勿过早减外衣。
燥寒冻肉,湿寒入骨。 由于春气涌动,身体偏热的人从感觉上欲减外衣。体热外泄,湿寒交换于内入骨,易伤致病。
二、年老体弱者勿用冷水。
按中国五行学说,水对应肾,肾主骨。雨水时节年老体弱者用、洗手,湿寒易侵入关节,又无充足的阳气驱寒于外,湿寒滞留于手,指易酸痛,重则变形;湿寒滞留于头,头易疼痛。
三、洗头及时吹干。
洗头之后应及时用热风机吹干。否则,水湿留于发际中变凉, 同气相求 使湿寒聚于头,由表及里深入颅内,导致头痛。如毛发未干又被冷风吹过,易出现 偏头风 之症。
四、吃食物以平性为宜。
倒春寒 容易使人内脏郁热壅阻,因此不易吃燥热食物 火上浇油 。郁热令人 贪凉 ,过于食凉,又会 同气相求 使湿寒伤及脏腑,引起、胃凉、腹泻之类的失衡症状。所以,饮食保持中庸,吃热饭热菜,但不吃慎吃辣椒、不喝少喝白酒等性温、性热的食物为宜。
驱风散寒,活血止痛。用于风寒湿邪引起:关节疼痛,肩背酸沉腰痛寒腿,四肢麻木,筋脉拘挛。
鲁南制药盐酸索他洛尔效果
红河灯盏花药效
小儿流鼻血怎么回事
一周岁宝宝消化不良怎么办
一岁宝宝消化不良怎么办
一岁半小孩便秘怎么办
内蒙古治癫痫医院哪家好江西好的专治癫痫医院
沈阳哪家医院专治尖锐湿疣

- 上一篇: 看眉知寿命 中医养生助长寿
- 下一篇 老中医和你聊辟谷之辟谷配合食气
-
广东省2019届普通高校毕业生系列供需见
2019-07-16
-
望都县中医医院举行院前急救应急演练
2019-07-06
-
苹婆的功效与作用
2019-07-01
-
玉簪根的功效与作用
2019-06-28
-
基本公卫中医药项目启动试点
2019-06-26
-
中医介绍健脑提高记忆力的养生食谱
2019-06-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