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养生文化由来已久
药膳食疗 2020年02月10日 浏览:1 次
传统中医学认为,人的头颈处经脉网罗密布,穴位庞杂。久卧药枕,利用睡眠时头部的温度,促使药物的有效成分散发出来,缓慢持久地刺激经穴,可达到防病治病的目的。
我国古代佛家和道家都有卧的传统。唐代义净和尚介绍过僧侣常用的药枕――枕囊。这是一种用帛或布缝制的直袋,内填毛麻、棉絮、软叶、干苔、决明子、麻豆等物。卧枕囊不仅柔软舒适,又可收到明目之功效。
道家使用的药枕别具一格。
据记载,古代道家使用的药枕有磁石枕及柏木枕两种。磁石枕是将磁石镶嵌在木枕上制成的,常枕可以明目益睛。柏木枕用柏木板制成,四壁留有120个小孔,内装当归、川芎、防风、白芷、丹皮、菊花等 2味药物,外套布套,药味缓慢散出。据说,枕过100天便会面有光泽;枕过一年,体中风疾会自然痊愈。
药枕也为历代文人墨客推崇。
史载,唐代流行卧 枕帏 的风俗。枕帏是将香花缝入布囊中的枕头。宋代文学家黄庭坚在诗中写道: 名字因壶酒,风流付枕帏 风流彻骨成春酒,梦寐宜人入枕囊 。元代文学家马祖常也赞美道: 半夜归心三径远,一囊秋色四屏香。
以菊花晒干作枕芯称为 菊枕 ,为民间常用药枕之一。
宋代陈元靓说: (民间)常以九月九日取菊花作枕头。大多能去头风,明眼目。 清代慈禧太后每到秋菊怒放,总要命人摘取大朵菊花,撕出花瓣晒干揉碎,填进布袋充作枕芯。古人喜用菊枕,取其清热疏风、益肝明目、抗感染等特性,通过所含微量龙脑、樟脑、菊油环酮挥发 药气 ,刺激头颈皮肤,起到 通关窍,利滞气 作用,促进神经、肌肉与关节功能协调,收到解痛祛病效果。民间作菊枕时,通常还加入少量川芎、丹皮、白芷等。这三味中药有活血行气、清热凉血、燥湿止痛、祛风解表、活血散瘀的功效。它们与菊花配伍,有加强药力之作用。
菊枕还可治头晕眼花,夜晚催人酣睡,翌晨起床神清目明。故民谚有云: 菊枕常年置头下,老来身轻眼不花。
温中醒脾,和胃降逆,芳香化浊,消导化食。用于萎缩性胃炎,浅表胃炎及其他性胃炎,胃窦炎及伤食湿重引起的消化不良等症。
汕头华美医院医生受风寒浑身关节酸痛婴儿有眼屎是怎么回事
- 上一篇: 三明治的料子有哪些呢
- 下一篇 喝牛奶时低脂牛奶好还是全脂好
-
瞄准格里芬火箭今夏要开启总冠军计划
2020-08-11
-
三口之家月入3万 如何购买学区房及积累教育金
2020-06-30
-
丝瓜皮的功效与作用
2019-07-11
-
痛风患者在饮食上应该注意什么
2019-07-07
-
中医验方帮你治疗青春痘
2019-07-05
-
地黄的栽培技术
2019-07-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