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关乎太极拳生命的要领
中药常识 2019年07月28日 浏览:4 次
摘要:推手的这种神经反应是必须以套路锻炼不断地打基础与巩固提高的。就是说,套路的锻炼就必须虽然外形是攻守分明的,但内在状态除了拳式完成瞬间外却始终是既非攻亦非守的,同时又既可能是攻又可能是守这种李雅轩先生所说的“无所为”状态的 拳掌往前移动攻击对方就是发劲的开始,这几乎是所有武术的共性特点。然而却例外。陈炎林先生的《太极拳刀剑杆散手合编》里有一句话: 手到劲发,未中之先无劲,既中之后无劲,惟中肯之顷疾如闪电一发便收 ,就是说,太极拳攻击人是手与对方接触的瞬间才发劲的。当手没有接触到对方之前,虽然手是快速往前移动却是没有劲的;而当手接触到对方之后,手也是没有劲的;只有手接触到对方的一刹那间,手才是疾如闪电出现发劲,而且是转瞬即逝又恢复为没有劲了。太极拳的这种十分的特别使得肩臂除了发劲瞬间,其它时间都是没有劲力的,也就是有气无力的。太极拳化解别人的攻击使得别人由于主动攻击而形成挨打的背势就是沾粘连随。沾粘连随就是必须有气无力的(当然,这里所说的 气 不是指成语 有气无力 里的呼吸之气,而是指太极拳古代经典拳谱里所说的 有气者无力 的气,实质是强度十分小被称为 四两 的传递性内力)。太极拳的手臂攻击别人由于所使用的传递性内力是由脚而起操纵在腰骶,就像是鞭子击打目标,手臂在攻击过程的始终都是可以化解对方攻击的。也正是由于这样的原因,太极拳的手臂就像是鞭子,在任何沾粘连随的没有劲力的状态又都是可以发劲攻击别人的。太极拳古代拳谱将化解别人的攻击称为 收 、将攻击别人称为 放 。对于太极拳这种任何姿势状态既都可以攻击别人也可以化解别人攻击的这种内在状态特点,太极拳古代经典拳谱就称为 收即是放,放即是收 。陈炎林先生在《太极拳刀剑杆散手合编》这本书里所说的 手到劲发 就是其中一种表现,而这样的表现不仅对于一般人而言是不可思议的,事实上,现在太极拳界绝大多数人对于这种表现也是闻所未闻、见所未见的。这种 收即是放,放即是收 ,现代不仅在很多名家与专家的著作里没有这样的概念,在实际的锻炼中也十分普遍是没有踪影的。表现在凡是往前攻击的动作,肩臂从手开始往前移动时就有了劲力。如搂膝拗步,许多人至少手从耳旁往前移动开始肩臂就有劲力了;搬拦捶的右拳从腹前开始往前移动时肩臂就有劲力了。那么这样的太极拳很难是有沾粘连随存在的,与外家拳就没有区别了,因此这一特点是太极拳关乎生命的要领。而忽略这一要领在现代太极拳界是很普遍的。那么,这样的太极拳实质上无一例外都是外家拳。因此,陈炎林先生披露了太极拳这一特点对于现代太极拳界无异于是响亮的警钟。就此而言陈炎林先生是功不可没的。陈炎林先生是田兆麟先生的学生,他披露太极拳这一特点是源于田兆麟先生的传授口述,田兆麟先生的口述则是得传于杨家。但陈炎林先生在书里对于当时尚健在的田兆麟先生只字不提,似乎这些功夫是陈炎林先生直接从杨家学得的,据说曾引起当时跟随田兆麟先生学拳学生们的公愤,直至现在,得到过田兆麟先生指导的太极拳老前辈如金仁霖老师仍然指责陈炎林先生剽窃老师的东西。不仅如此,陈炎林先生还没有将田兆麟先生的很多传授正确表述。如他将这种 手到劲发 的功夫说成是太极拳 艺高者 的 粘巧劲 ,没有认识到这是太极拳特征性的本领。就是说,太极拳锻炼如果没有达到能够不同程度的 手到劲发 ,那么,太极拳锻炼就还没有达到起码的合格。陈炎林先生的这种 粘巧劲 表述很容易使人误以为这种 手到劲发 仅仅是太极拳多种 劲 的一种,所以这种表述是不正确的。杨澄甫先生说: 弗惟外之是鹜,而惟内之是求 ,这包括 手到劲发 的 收即是放,放即是收 就是太极拳一个根本性重要的 内之是求 ,是关乎太极拳生命的一个要领。
几乎所有武术拳种,凡攻击对方的过程中,不仅都存在遭到对方破坏的可能,而且都存在遭到对方反攻击的可能,因此,许多武术拳种力求手攻击对方移动的路线能够尽量短,但不论怎么短,要完全避免遭到对方的破坏与反攻击是不可能的。然而太极拳由于 收即是放,放即是收 ,不仅化解别人的攻击肩臂是没有劲力的,在攻击别人的过程中手还没有牢牢接触对方之前肩臂也是没有劲力的,在发劲攻击的瞬间之后肩臂也是没有劲力的,这样的手臂就始终像是湿毛巾,不仅别人无法着力,而且攻击之前、之中、之后随时随地都可以化解对方的攻击。这种反应的特点其一是将沾粘连随延续到了攻击中,化解对方攻击可以使得对方终不得力,也就是缓冲明显,使得对方很难达到化解与反攻击的目的;其二是异常灵敏迅疾,不需要预备姿势,化解与反攻击可以十分疾速地互变,而且没有先兆,使得对方难以察觉;其三是可以节省体力,使得在搏斗中有更多的时间养精蓄锐,无形中就提高了搏斗的耐力水平。因此,对于太极拳这种 收即是放,放即是收 ,我对学生无论是练拳还是推手是反复强调的,对于练拳,我要求手没有达到最前方的瞬间之前,肩臂不能有劲力。这样,手就像是圆周的一个点是被圆心的转动所带动的,手的活动仅仅是由于沉肘与伸肘被带动沿着圆的半径往圆心靠近或者离开而已,由于躯干是以某胯为轴转动的,所以这个圆心不是左胯就是右胯,不是右胯就是左胯。这种锻炼在实际搏斗中的好处是显而易见的。比如甲用双手推乙的胸部,乙则双臂外侧呈弧形贴着甲的两臂前移推甲胸部反攻击。这样,乙呈弧形前移的两臂就撑开了甲的两手,首先接触到对方胸部的就是乙了,这种情况下乙破坏甲的攻击与实施反攻击往往就容易得逞。但是,如果甲推向乙的双臂是 收即是放,放即是收 之 手到劲发 的,手的前移过程中都有气无力的,乙化解甲的攻击与反攻击如果也是上述这种方法,甲的双臂就像是湿毛巾与水上葫芦,被撑开后由于含胸带动随即又贴着乙的双臂下降再由下而上钻到了乙双臂的内侧,又将乙的双臂撑开,结果仍然是甲是双手先接触到了乙,仍然能够使得攻击成功。又比如当甲用双手推乙的胸部,乙的双手恰好在甲双手的外上方,乙破坏甲攻击的反应往往会双手猛压甲的双手,随即双手往上提起接触到甲的胸部前推实施反攻击,虽然乙双手往下一压必然有一个惯性,再提起来就必然会有一个时间,当甲是用力前推的,甲的双手被迫下降是由于接受到了乙下压的作用力,甲的双手下降也是有一个惯性的,但乙这个惯性时间是小于甲的,在时间上乙就占了优势,所以,乙的这种反攻击也是很容易成功的。但是,如果甲推向乙的双臂是有气无力的,乙的两臂就始终具有缓冲作用,受到乙两手下压的作用力就必然很小,这样,甲的两臂就像是湿毛巾与水上葫芦会速即上浮,这种情况下,由于乙双手下压是有惯性的,而甲的两手是没有惯性的,甲的双手受到乙的下压随即贴着乙的双臂外侧浮了上来又压到了乙两臂的上面,将乙的两手压下,因此仍然是甲能够首先接触到乙的胸部,使得发劲攻击能够成功。
由此可见,太极拳这种包括 手到劲发 的 收即是放,放即是收 是一种十分优秀的又是绝无仅有的太极拳特征性的搏斗技巧。这是因为只有肩臂能够始终不用力、不主动到了一定程度从能够有掌握这种技巧的基础,所以,除了太极拳的其它武术是不可能有这种技巧的,而太极拳也是没有其他攻击方法的;太极拳初学者没有这种技巧是由于对这种技巧的学习还不及格,不是说太极拳还可以有其它的攻击方法。当然,太极拳这种技巧正如王宗岳所说是违反人类 先天自然之能 也就是违反人类与生俱来之本能的,是与太极拳违反一般人常识的特殊训练也就是王宗岳所说有关 学力而有为也 的,十分的关键就是没有主动与不用力,就是杨澄甫先生所说的 练太极拳者不动手 ,是很难学会的,形成不假思索的条件反射更难,但学习太极拳,这种本领是必须要学会与锻炼的。因此,我要求跟我学习推手的学生虽然不能马上就能够学会这种包括 手到劲发 的 收即是放,放即是收 的本领,也要在攻击对方的任何时候都要有化解的准备与意识,而在化解对方攻击的任何时候又都要有攻击对方的准备与意识。实践证明只要能够做到不动手,操纵在腰骶,虽然这种技巧达到百无一失的条件反射是极不容易的,但不同程度掌握是完全可以的。当然这种锻炼必须从适当慢的推手开始。就程序化四正推手具体地说,到了一定程度,在对方以按攻击自己、自己以沾粘连随捋化解时,就要视对方不同情况有借用对方的主动以按或者挤反攻击对方的意识,在沾粘连随捋后也应该有以发劲捋攻击对方的意识;而当自己是以按攻击对方时,也要时时准备有以沾粘连随捋与沾粘连随挤以及沾粘连随按引进化解对方可能反攻击的意识等等。所以,四正推手虽然必须从程序化开始学练,初学时掤捋挤按必须分明,不能含糊不清,但熟练后攻击对方既必须要消除自己各种可能发生的错误防止对方各种可能的反攻击,还要有各种引进化解的准备;化解时也随时要有各种借对方之力攻击对方的准备。到了程序化完全打破后,不仅随时穿 采挒靠,而且沾连粘随的掤捋挤按与发劲攻击的掤捋挤按可以任意地相互变换,不仅每一个瞬间究竟是什么动作要使得对方弄不清楚,究竟下一个瞬间是什么动作也完全是根据对方随机应变而变幻莫测的。正如据说是李亦畲先生所作的《太极散手赞》所说的: 虚实随机变,妙在圆中求;挤时可捋化,迫近出挒手;采挒互变化,攻守有来由;周身如一气,浑如太极球;处处有引进,满身都是手;攻守不分明,虚实无凭证;恍如中元月,光霞照九洲;练到虚无处,无攻亦无守 。就是说:推手的虚实变化是没有固定不变规律的,无论是攻击与化解都要在使得对方感到的圆弧中来求得。比如往前发劲攻击的挤可以随即沿着圆弧变成为沾粘连随引进的捋,当引进捋化对方至彼此十分接近时也可以趁机以挒攻击对方,采与挒虽然上下相反却可以相互变化,攻与守就是这样变化莫测的来由;以太极拳的方法搏斗,周身就浑然如同黑白鱼太极球上下犹如一体:处处都有引进的预备,满身都像是手;每一个瞬间究竟是攻还是守都是不分明的,究竟是虚还是实也是没有凭证的;是攻还是守恍然如同农历七月十五的月亮,既光霞遍照着天下,又不是十分明亮;太极拳锻炼到了虚无的水平,那就是每一瞬间既没有攻也没有守,但又随时都是攻或者是守的(注意:所谓的 虚实无凭证, 是对人而言,对己而言每一瞬间的何虚何实都是确定的,但同样的外形姿势,虚实可以是任意的,而且是可以瞬息万变的)。
推手的这种神经反应是必须以套路锻炼不断地打基础与巩固提高的。就是说,套路的锻炼就必须虽然外形是攻守分明的,但内在状态除了拳式完成瞬间外却始终是既非攻亦非守的,同时又既可能是攻又可能是守这种李雅轩先生所说的 无所为 状态的。以揽雀尾左掤为例,右抱球是含胸引进捋化前面对方的攻击,然而在引进捋化后要锻炼立即拔背变为以发劲捋反攻击对方。往前左掤是拔背发劲攻击前面的对方,然同时又必须有含胸以捋、挤、按引进化解对方可能反攻击的准备等等。所以,在套路锻炼到了一定阶段,某一动作究竟是含胸还是拔背既可以是一定的,也可以是任意而不确定的,就是说,如果自己的意图是引进化解的那就是含胸,如果是发劲攻击的那就是拔背。而且这种究竟是含胸化解还是拔背攻击开始是有意识的,渐渐必须是无意识的,也就是要练到 处处有引进,攻守不分明,虚实无凭证,无攻亦无守 的 恍如中元月,光霞照九洲 之 虚无 状态的。这样的学习锻炼才是完全符合太极拳古代经典拳谱思想、紧紧抓住了关乎太极拳生命之 收即是放,放即是收 要领的。这样的锻炼不仅使人能够真正学习掌握太极拳匪夷所思的搏斗技巧,而且使得在锻炼中能够最大限度的放松,对于身心健康的好处自然是不言而喻的了。这样的锻炼就才是《十三势歌》所说的 若言体用何为准,意气君来骨肉臣;想推用意终何在,益寿延年不老春 。太极拳的正本清源,强调、注意太极拳这种包括 手到劲发,未中之先无劲,既中之后无劲,惟中肯之顷疾如闪电一发便收 的 收即是放,放即是收 要领应该是一个十分重要的根本性的切入口。
旨在为需要吸氧治疗的患者供应供氧气,这种设备不用于生命支持或生命维持。该设备可在家庭、医院或医疗机构使用。
生物谷灯盏花滴丸治什么病
晚上尿多要吃什么好
小孩流鼻血
奥利司他哪里能买到
舒尔佳奥利司他有用吗
肥胖症的发病原因
哈尔滨市治疗性病的医院宁夏治疗白癜风专科医院哪好
长春治疗白癜风的专科医院

- 上一篇: 中医推荐冬季治疗冻疮4大中成药
- 下一篇 每天一把它,补了血、排了毒、不会老!好处真多
-
幸福快乐奥胖评湖人队史先发五虎贾巴尔对不起我是中依依不舍
2020-06-21
-
湖人一战收获未来上个隔扣火箭饼王的叫科比
2020-06-17
-
足浴的保健范围1
2019-07-16
-
刮痧越痛越黑越有效吗
2019-07-15
-
马蛇子的炮制方法
2019-07-15
-
三级中医院评审标准征求意见
2019-07-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