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中医保健

春捂秋冻一定要远离这些误区

中医保健  2019年11月26日  浏览:6 次

  摘要:头为“诸阳之汇”,若头部受寒,体内阳气会散失大部,神经血管供血受影响,引起头痛,如女性经期神经性头痛便是气血不足加上受寒所致。 俗话说得好:春捂秋冻,不生杂病。随着秋季到来,气温逐渐下降,很多人遵从 春捂秋冻 的做法却被冻出了疾病。适当冻一冻,激发身体逐渐适应寒冷,预防冬季多种疾病的能力有一定道理,但却不是一冻到底。要想发挥 秋冻 的效果,一定要远离几个误区哦!

  怎样科学理解 秋冻

  秋冻 有助于锻炼耐寒能力,在温度逐渐降低的环境中,经过一定时间的锻炼,能促进身体的新陈代谢,提高机体的产热效率,提高对低温的适应能力。另外,秋季天气转凉后,时而出现气温回升的现象,俗称 秋老虎 。因此,过多过早地增加衣物,一旦遇到气温回升,出汗着风,很容易因热伤风而感冒。

  眼下正值寒露时节,是典型的秋季气候,养生可以遵循 春捂秋冻 的原则。

  为什么要 秋冻 呢?那是因为天气明显变凉,昼夜温差很大,人的毛孔需要闭合起来以防着凉,如果过早就把厚的衣服穿上,毛孔就会因为受热而开放,那突然的降温带来的寒气就容易透过毛孔来伤人,而且过早地穿上棉衣会使身体缺失对冷空气的逐渐适应过程,导致抗寒能力降低,从而使人体在低温环境下的主动调节功能降低。所以,在秋季人就需要适当的冻一冻。

  但 秋冻 也是有讲究的,不能随便冻。

  秋季7个部位千万不要冻

  1F头部

  头为 诸阳之汇 ,若头部受寒,体内阳气会散失大部,神经血管供血受影响,引起头痛,如女性经期神经性头痛便是气血不足加上受寒所致。

  2F脖子

  这个部位受凉,向下容易引起有肺部症状的感冒;向上则会导致颈部血管收缩,不利于脑部供血。

  F肩膀

  肩关节及其周围组织相对比较脆弱,容易受伤。有肩颈疼痛者,在天气变冷时更要注意肩部保暖,最好围个披肩睡觉。

  4F腹部

  上腹受凉容易引起胃部不适,甚至疼痛,特别是有史的人更要加以注意。下腹受凉对女性伤害大,容易诱发痛经和不调等,经期妇女尤其要加以重视。平日应做足腹部保暖,睡觉时用毛巾盖着腹部。

  5F背部

  背部是人体健康的屏障,若受寒易引起心肺受寒。

  6F膝关节

  如果膝盖受到风寒侵袭,会出现麻木、酸痛等症状,长此以往还会引发关节炎。建议外出时最好不要再穿着短裤。

  7F双脚

  百病从寒起,寒从脚下生 。脚是人体各部位中离心脏最远的地方,血液流经的路程最长,而脚部又汇集了全身的经脉,所以人们常说 脚冷,则冷全身 。全身若冷,机体抵抗力就会下降,病邪就有可能乘虚而入。

  秋冻 并不是盲目受冻

  1、首先一定要把握好 度 。 秋冻 是为了锻炼自身的耐寒能力,增强身体调节能力和免疫力,但如果气温已经比较低了,还穿的过于单薄,就容易受凉感冒,不利于免疫力的提高,因此,要根据天气变化、自身健康情况等多方面因素,适当增减衣服,循序渐进地 冻 。

  2、 秋冻 是因人而异的,并非人人适宜,老人、小孩、常年多病或者体质较弱的人等,本身抵抗力就比较差,如果再进行寒冷刺激,容易引起很多其他疾病。

  这几类人千万不要冻

  01慢性肺病患者

  一般情况下,日照温度在15℃~20℃时,人们可适当减少穿衣,但真正到了接近初冬时,就要及时添衣。

  对于有慢性肺病的患者,切不可 秋冻 。这类病人,身体虚弱,寒邪易乘虚而入,造成气管、支气管等痉挛,从而诱发气管炎、支气管炎、支气管的发作或加重。

  02心血管疾病患者

  患心血管病的患者尤其要注意,这里主要涉及到的心血管疾病,包括高血压、冠心病及心力衰竭等。

  对于心血管疾病患者,尤其是老年患者,因其体质虚弱,不应 秋冻 。

  0 胃肠病患者

  对于胃肠病患者,包括慢性胃炎、慢性肠炎、消化性溃疡等,应小心对待秋冻。

  胃是多气多血之腑,寒则收引,受凉后气血运行不畅,则会诸症蜂起,或吐或泄,或胀或痛。所以若遇秋风瑟瑟,还是应该及时添加衣物的,不能过分 秋冻 。

  04关节病患者

  秋冻 要适度,不能随便冻,尤其是对人体重要部位加强保护,如头、腹、足、肩、腰、膝关节等。

  05糖尿病患者

  糖尿病患者不宜 秋冻 。

  ①因为 秋冻 容易感冒

  长期或者不定期的高血糖使人体白细胞的吞噬能力降低,导致机体抵抗力下降,所以季节交替、忽冷忽热时容易感冒。

  ②以防患者血管痉挛

  当糖尿病患者的血管突然受到冷空气刺激时,易发生血管痉挛,使血流量减少,导致微循环障碍,容易引起组织坏死和。

  秋冻 是相对的,不是绝对的,要顾及人体的承受能力。

  对秋冻的理解不应局限于天气寒冷而不急于增衣保暖,还应加强体育锻炼。要想增强机体的耐受能力,最根本的就是加强锻炼。健康人群在进行 秋冻 的同时,还要适当加强室外锻炼,注意饮食。夏季人们流汗较多,伤阳气,身体虚弱,因此秋季应该适当进行散步、慢跑等锻炼,以促进血液循环和新陈代谢,提高机体免疫力,增加御寒能力。

  1、保护泌尿系统,远离病菌; 2、清除妇科毒素,利于盆腔环境健康; 、天然抗生素,预防盆腔和胃肠病感染; 4、补充人体所需VC,预防肌肤衰老,养颜美容

宝宝健脾的食疗
微商店怎么开
小孩厌食吃什么好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