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鸡高新区创新缔造未来
中医保健 2020年06月30日 浏览:1 次
■国家西部大开发战略的实施,给宝鸡高新区的发展带来了新的机遇和挑战。宝鸡高新区以建设科技产业高地、打造西部一流园区为目标,加快自主创新能力建设?一座现代化、园林化、生态化的高新区正在渭水之滨崛起。创新篇:创新提速发展 走进宝鸡高新区,我们真切地感受到这个在建面积21平方公里,中远期规划35平方公里的区域内跃动的创新脉搏。据统计,2004年,宝鸡高新区实现经营总收入111亿元,同比增长42%,其主要经济指标平均增长幅度在53个国家级高新区中处于前列,经营总收入、工业总产值均超过100亿元,对于这个位于西部的国家级高新区而言,是一个里程碑。创新成果不断涌现就在一个月前,位于宝鸡高新区的陕西长岭纺织机电科技有限公司传来一个令人振奋的消息,今年上半年,长岭纺电实现工业总产值、销售收入和产品市场占有率均居国内同行业之首,成为全国最大的高精度纺织电子产品供应商。宝鸡高新区很多的企业都有令人赞叹不已的创新成果。陕西秦川机械发展股份有限公司研制出的具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7大系列100多项高、精、尖产品,使全世界机床行业将关注的目光投向这里;中铁宝桥股份有限公司生产了215米高的“中国第一塔”——南京三桥钢塔;被誉为“中国钛城”的宝鸡有色金属加工厂是目前国内最大、实力最雄厚、生产体系最完整的以钛为主的稀有金属材料生产科研基地,是中国钛国家标准、行业标准的主要制定者。除了有这些参天大树一样的龙头企业,宝鸡高新区内的中小企业创新成果也令人刮目相看。宝鸡市博信金属材料有限公司2001年为多国联合生产的世界最大的电子对撞机提供了两吨钨棒;宝鸡秦新电气有限公司首创的ZSG供水机器人系列——射流稳压贮能全自动供水设备,先后列入国家火炬计划和国家重点新产品;陕西秦明集团“心脏起搏器”项目具有国际先进水平。目前,宝鸡高新区入区的800余家企业中,高新技术企业110家,年销售收入过亿元的企业有23家。“十五”期间,高新区企业自主开发产品860项,其中申报专利346项(含发明专利90项,获得专利授权260项(含发明专利6件),注册商标85件,形成了宝钛、烽火、好猫等国内外著名商标。据统计,今年月份,高新区实现经营总收入81.31亿元,同比增长68.39%,工业总产值87毕凡从巴布森学院毕业.88亿元,同比增长78.47%,主要经济指标的增幅均创历史新高。思路决定出路为什么在宝鸡高新区这里有如此多的创新成果?宝鸡高新区一直致力于创新是其中的一个答案。宝鸡高新区有一份技术创新工作规划,这份于去年11月制定的规划将指导宝鸡高新区2004年至2006年的技术创新工作,其中详细分析了宝鸡高新区技术创新的现状及背景条件,提出了技术创新目标、环境建设目标以及宝鸡高新区技术创新的重点任务。此前,宝鸡高新区管委会主任郭社荣在宝鸡高新区技术创新能力建设工作会议上总结了高新区技术创新工作所取得的成就:技术创新增长幅度、增长速度明显加快;企业技术创新能力不断增强;区域技术创新服务体系初步建立;技术创新人才队伍初具规模;对提高区域技术创新能力建设的思路更加清晰。郭社荣说:“高新区要发展必须要创新,观念创新优于体制创新,体制创新优于制度创新,制度创新优于管理创新。有了新观念、新理念,才会有新思路。通过这四个层面的创新,形成宝鸡高新区的后发优势。”创新的理念贯穿于宝鸡高新区的建设。宝鸡高新区管委会副主任赵晓东介绍说,宝鸡高新区分为东、西两区,从西区起步,已建成西区科技创业园,目前主要以技术创新为主要推动力。从2000年开始,宝鸡高新区新区建设开始启动。目前主要通过招商引资做大,同时也不忽视技术创新,启动建设大学院所科技产业园、科技创新园,构建“科技创业园+大学院所科技产业园+科技创新园=宝鸡高新区火炬创新创业园”的新模式。搭建三大创新平台宝鸡高新区的劣势显而易见,地处欠发达的西部内陆,远有珠三角、长三角,近有西安、成都等省会高新区竞争。宝鸡高新区管委会不断营造后发优势,构筑了“科技中介服务、投融资服务、智力信息服务”三大公共服务平台,提高创新能力。智力资源:陕西毕竟是科技大省,离宝鸡两小时车程的西安市高等院校、科研院所林立,这是不可多得的智力依托。今年6月9日,“长岭科技—西电科大联合实验室”挂牌成立,以项目为纽带,实现双方在资金、技术、人才等资源方面的优势互补。除此之外,西安电子科技大学还与秦渭电子合作建立联合实验室,“压力传感器实验中心”获科技部立项扶持。早在2004年2月,宝鸡高新区管委会就分别与西安交通大学、西安电子科技大学、西北大学等省内11所高校签订了《产业发展与科技合作协议》,启动大学院所科技产业园,西安交通大学、西安电子科技大学、西安理工大学等3所高校在宝鸡高新区设立了“技术转移中心”。宝鸡高新区对智力资源的挖掘费尽心思,那些从国有企业技术岗位上退下来的老一代知识分子,成了宝鸡高新区吸引“余热型人才”的目标,曹峻清就是其中一位。这位1965年毕业于天津南开大学的老一代大学生,带领陕西开达化工有限公司研制开发的“纳米级超微细晶粒贵金属催化剂”项目,结束了我国企业长期以来该领域重要生产材料依赖于国外的问题。资金平台:2004年11月30日,宝鸡高新区设立了总额为300万元的科技创新基金,当年12月正式启动。2005年初,高新区管委会向区内科技型中小企业征集了一批具有创新性、产品前景好的项目,通过初审、答辩确定了12个项目,于5月13日组织专家评审。宝鸡高新区管委会按照专家的评审意见,结合项目的进展情况,择优给予不同方式的支持,并推荐部分项目争取国家创新基金的支持。中介机构:作为一家民营科技中介机构,宝鸡高新区生产力促进中心是国家级示范生产力中心之一,正式成立仅两年多在仙界岌岌可危的情况下撑起最后的希望。游戏场景、人物精细新颖,已经在企业策划、企业宣传等方面形成优势。他们与宝鸡招商局成立宝鸡投融资服务中心,联系国内外很多投资机构,为企业搭建投融资平台。宝鸡高新区生产力促进中心主任第五碧荣说:“政府的招商引资只是行政手段,真正要让项目实现产业化还有大量市场化工作要做,宝鸡生产力促进中心就是担当这一任务的机构。” 有了完善的平台,创新就有了源源不断的动力,一个健康的生生不息的创新环境也会自然降临。 远景篇:创新引领新跨越目标:到2007年,高新区实现经营总收入260亿元,年均增幅50%以上,生产总值(GDP)将达到80亿元;到2010年,高新区实现经营总收入500亿元,年均增幅40%左右,生产总值(GDP)达到150亿元。■三步走战略第一步,从2004年至2006年,重点开发建设新区的基础配套设施,构建新城区的初步框架;以大项目的引进为突破口,加速扩大产业规模,壮大区域经济总量,为加快技术创新奠定基础。第二步,从2007年至2010年,进一步完善新区基础配套设施,使高新区建成面积达到21平方公里以上;坚持技术创新与产业发展并重,不断提高经济质量,同时,启动建设中远期35平方公里规划。第三步,从2010年至2020年,凸显技术创新在产业发展中的核心作用,形成特色产业和产业集群。重点建设中远期规划的35平方公里面积,构建宝鸡现代化生态园林新城区完整体系。■三个创新制度创新:积极探索公共行政管理的新模式,努力建立新型的政企关系;争取年内成为宝鸡市率先实行“零收费”的区域;在保证行政管理效率的前提下,实行“行政决策咨询制度”,组织各类专家和社会中介服务机构更多地参与高新区的决策咨询工作。技术创新:继续有重点地引进一批科技型企业,引进一批具有国际、国内领先水平的科研开发项目,实现技术消化、吸收和升级;强化自主研发能力,形成新的技术创新能力;引导和鼓励区内企业加大技术创新力度,开发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新产品。管理创新:在保证高新区拥有充分的综合经济管理权限,保持管理机构的精干高效的同时,按照市场经济规律和高新技术企业发展的新要求,深化综合配套改革,切实把工作的重心转移到宏观管理、创造优良环境、提供优质服务上来,以管理创新、机制创新推动技术创新。产业篇:产业基地优势凸显宝鸡较雄厚的工业资源为宝鸡高新区的产业基地建设提供了丰厚的土壤。宝鸡高新区制定了《扶持优势产业发展的若干规定》,编制了《宝鸡高新区产业发展规划(2003—2010)》,目前已建成6大产业基地,到2010年,将形成销售收入过亿元的企业或企业集团50家,实现经营总收入500亿元。稀有金属新材料及其前端产品生产基地优势:拥有宝鸡有色金属加工厂及其控股的宝钛股份、西北锆管、力兴钛业等公司,依托陕西省内外高等院校和科研机构;钛材在国内市场占有率已达70%左右;稀有金属新材料冶炼、压延技术达到国际水平;龙头企业:宝钛集团宝钛集团是目前国内最大、实力最雄厚、生产体系最完整的以钛为主的稀有金属材料生产科研基地,被誉为“中国钛城”,宝钛股份是我国钛行业第一家上市公司。2004年,宝钛集团各项经济指标均强劲增长,净利润同比增长40%。产业链:目前已聚集了一批从事稀贵金属新材料前端产品生产、服务的中小企业,正在构建以“钛金属冶炼及型材加工、前端产品开发、生产工艺技术开发、市场开拓”等环节构成的“钛材及前端产品生产链”。建筑新材料生产基地优势:拥有金德宝鸡工业园;依托西安建筑科技大学、长安大学、西安交通大学等智力资源。龙头企业:金德宝鸡工业园金德宝鸡工业园是西部最大的新型化学建材生产基地,2005年6月16日正式投产,已引进了三家企业。一期建成后,可实现年销售收入10亿元、利税1亿元,年内,年销售收入可达到20亿元。产业链:加强建筑新材料的研发、检测,大力开发铜塑、不锈钢与塑料复合管材、住宅高性能内外围护结构材料、建筑节能保温关键技术与材料、墙体吸收噪声技术与材料等技术和产品。数控机床生产基地优势:拥有秦川发展股份有限公司、宝鸡忠诚机床集团,依托西安交通大学、西安电子科技大学等,构建数控机床技术创新和产业发展平台。龙头企业:宝鸡忠诚机床集团、陕西秦川机械发展股份有限公司宝鸡忠诚机床集团是我国最早研制和生产数控机床的厂家之一,在高新区投资4亿元新建“数控机床生产基地”,达产后可年产机床10000台,实现利税1.2亿元;陕西秦川机械发展股份有限公司研制出了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7大系列100多种产品,2004年实现销售收入9.6亿元,同比增长35%,再次刷新历史纪录。产业链:吸引一大批基础件、零部件、辅助材料生产以及相关服务企业加盟,形成企业集群、产业链条;逐步开拓国外市场,形成1至2家对国家数控机床生产具有重大影响的骨干企业或国内知名品牌。纺电设备研发生产基地优势:拥有长岭纺织机电科技有限公司、宝成新型纺织机械有限公司等企业,以长岭纺电为龙头的程控纺织电子生产基地6大类30多个品种均拥有自主知识产权,成为全国最大的纺织电子研发生产基地。龙头企业:长岭纺织机电公司长岭纺织机电公司主要从事高科技纺织电子仪器和设备的开发生产,公司组建了一支高技术、高水平的产品研发队伍,其中国家级技术专家5名,被列为中国首批技术开发中心。今年上半年,长岭纺电实现工业总产值、销售收入和产品市场占有率均居国内同行业之首,成为全国最大的高精度纺织电子产品供应商。特种汽车生产基地优势:拥有陕汽集团宝鸡华山工程车辆公司、宝石特车、宝鸡专用汽车有限公司等企业,目前已形成多品种、小规模的生产格局,产品包括工程车、防弹运钞车、警用防暴车、压缩式城市垃圾清运车等十几种。龙头企业:陕汽集团宝鸡华山工程车辆有限公司陕汽集团宝鸡华山工程车辆有限公司以生产工程车、专用车为主,是全国机械行业效绩500强之一,也是西北最大的中轻型汽车生产基地。2005年4月,公司投资6亿元建设宝华工程车辆生产基地,将用年的时间,形成年产值50亿元的生产能力。产业链:依托陕西省内外汽车制造和零部件生产企业,安排发动机、车桥、变速箱、电器、塑料件等关联产品的配套生产。现代食品生产基地优势:拥有宝鸡阜丰科技有限公司、奶业生产等企业,依托西北农林科技大学、陕西科技大学等现代食品研发及相关人才培养单位。龙头企业:阜丰宝鸡生物工程园总投资12亿元、首期投资6亿元的宝鸡高新区“阜丰宝鸡生物工程园”项目,一期建成后,可实现年产谷氨酸6万吨、淀粉15万吨,将实现销售收入5亿元、利税1亿元左右。产业链:该产业链由“农业、畜牧业产品的规范化种植、养殖—辅助材料生产—包装材料生产—农业、畜牧业产品的初加工—农业、畜牧业产品深加工—食品销售”等环节构成。
润燥祛风止痒药有哪些为什么得冠心湿毒清胶囊的价格是多少威海白斑疯医院安全减肥产品排名一岁半宝宝肚子胀
- 上一篇: 游戏-攻略_45248
- 下一篇 王力宏妻子生子10个月怀二胎
-
荷叶茶减肥的最佳武器
2019-07-16
-
读书衰减靠谱吗
2019-07-12
-
推广先住院后结算模式
2019-07-12
-
李克强支持中医药事业传承发展
2019-07-06
-
河北举办学习贯彻中医药法和河北省中医药条
2019-07-05
-
吉林梅河口市中医药继教委员会成立
2019-07-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