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代名医吴有性
中医减肥 2019年09月27日 浏览:3 次
摘要:吴有性,约生活于16世纪80年代至17世纪60年代,江苏吴县人,明末清初著名医学家,为温病学派重要代表人物之一。吴有性所处的时代,兵事频繁,温疫大流行。明末公元1641年,正当吴有性49岁的时候,当时温疫遍及山东、浙江、河南、河北等地。 吴有性(1561~1661),字又可。吴县(今江苏苏州)洞庭东山人,明代多次温疫流行,是推动吴氏研究温疫的客观动因。当时医学界 守古法不合今病 、 以今病简古书 ,以致投剂无效的现象,强有力地推动他思考,强烈的社会感,使他决心探索温病。
温疫,相当于现代医学所讲的传染病,它对人类的危害很大,在一定的外界环境条件下可以在人群中传播,造成流行。温疫流行时,发病迅速,症状剧烈,波及人数多,影响范围大,严重危害广大人民的生命健康。
我国古代的传染病不断流行,使大批人员死亡。特别明清两代更是大量发生。据有人统计,明代276年间发生了传染病大流行64次,而清代266年间发生了74次,可见传染病流行之频繁。我国历代医家对传染病的防治十分重视。《黄帝内经》、《伤寒论》、《诸病源候论》、《干金方》、《外台秘要》等著名医著中都有防治传染病的经验的记载,但这些记载都不系统。到吴有性所处的时代,温疫大流行,许多医生仍找不到好的治疗办法,而墨守伤寒法治温疫,以至治疗效果很差。吴有性亲眼目睹当时一些传染病流行地区 一巷百余家、无一家仅免;一门数十口,无一口仅存者 的惨景,于是刻苦钻研,不顾自己安危,深入到传染病流行区,进行医疗实践。他深感自古医道详伤寒而略温疫,而对当时大流行的疾病辨为温疫,按疫施治,果然大获良效。通过反复详细研究,静心穷理,结合他自己丰富的治疗经验,并进行分析总结,整理发挥,终于在祟祯15年(公元1642年)写成了我国医学发展史上的第一部温疫学专著――《温疫论》。
《瘟疫论》中所载传染病、包括伤寒、感冒、疟疾、痘疹(水痘、天花)、绞肠痧(霍乱)、疙瘩瘟(腺鼠疫)、虾蟆瘟()、大头瘟、探头瘟、风、鼠痿(颈淋巴结核)、流火丹毒、目赤肿痛(眼炎、砂眼)、病瘅发黄(、)、斑疹、咽肿、疮疥疗肿等,内容广泛,是他亲历瘟疫流行,临床经验的总结。
《瘟疫论》是中医发展中一次重大突破,为以后温病学派开辟了道路。他的创新精神受到广泛赞扬。吴有性实际上已走到细菌病原说的面前,他所谓的戾气,有质、有特异性、有偏中性、有特殊致病性,只须沿着它再前进,寻找出这种物质本体,便会作出历史的突破。一则受当时物质技术条件的限制,二则受传统思维方式的影响,他的后继者们在这方面部明显退步了。
吴氏尚有《伤寒实录》,已佚。又有《温疫合璧》系清代王嘉谟在吴氏原著基础上,增删补辑而成。
供有性经历的成年女性进行以宫颈为主的生殖道健康(自检)观察使用。。
宝宝健脾助消化吃什么小儿厌食如何调理
小孩上火吃什么

- 上一篇: 酒为百药之长中药药酒功效
- 下一篇 头发细软毛躁怎么办
-
足浴与人体健康
2019-07-13
-
治疗久泻脱肛补气是首选
2019-07-13
-
缘毛筋骨草的功效与作用
2019-07-12
-
什么是中医学饮食养生法
2019-07-07
-
新疆中医药学会下乡宣教中医药知识
2019-07-07
-
夏季养生注意三大要点让我们健康又美丽
2019-07-07